案例:“我想那些东西过了这么久,病也都好了,没有什么用了,又是‘不祥’的东西,我就把它给丢了……”小关的爸爸5年前因为“反复便血伴有腹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癌,他们辗转了几家医院,做了不少检查,最后确诊下来是肠癌,行了手术切除,术后也行了几个疗程化疗和中医药治疗,折腾了将近1年,最后病情总算是得到很好地控制,进入随诊阶段。
然而,小关的爸爸并未听从医生的嘱托,每半年至一年随访一次。到了今年,总是反反复复咳嗽,看了不少医生,吃了不少药,效果就是不见好。医生让他做了胸片检查,发现肺部有肿物,医生怀疑是“肺癌”,准备行进一步治疗时,“要不要做手术、化疗,会不会跟5年前化疗那么辛苦?”小关的妈妈突然这么问,医生停住,反复追问,才把5年前这个病史给追问出来了,但是病人手上却没有一点资料,小关只有带上身份证明,到以前的医院复印资料,反反复复又是折腾了大半个月……
如今,肿瘤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患者往往需要接受一个比较长期的规范治疗。患者需要将各个时间的资料保存妥当,看病就诊时,最好能将以往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好,提供给医生,这样医生方便查看、总结、制定治疗方案。那么肿瘤患者看病时需要提供哪一些材料呢?
看病时需要带齐哪些方面的资料?
一般来说,患者就诊时所需要携带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发病的过程和治疗经历。如医院的出院小结、用药方案、治疗效果等,千万不要隐瞒病史;
二是病理资料。如病理报告、切片等,最好还有生物标志物(通俗讲就是基因检测)的检测报告,例如肺癌EGFR及ALK基因检测、肠癌的KRAS基因检测报告等,这个非常重要,病理诊断是确定患者所患肿瘤疾病的金标准;
三是X光、CT、MR、PET/CT等影像学检查资料。有助于对肿瘤进行分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等;
四是其他检查报告。如血液常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有助于对患者整体脏器功能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等。
为什么要带上以往治疗的资料?
肿瘤的诊治过程中的检查资料都非常珍贵,患者一定要妥善保存。一个疾病从发病到确诊,再到治疗,往往是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也往往接受过多家医院的治疗,看病的时候,最好能把过去的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千万不要对病史有所隐瞒。因为,后续的治疗往往是建立在之前治疗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医生不了解以往的治疗经过,很难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而言,患者需要简单地描述以下几个方面:曾用什么治疗方案?用过什么药?治疗几个周期?治疗后有无评估?效果如何等。患者在治疗之后,会进行相应的检查,比如CT、抽血检查等,能反应当时治疗的真实情况,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建议,有时候也可以节省时间,避免重复检查。应用某个治疗方案后的评估,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患者由于不是专业人士,对疾病的诊治这些往往难以描述,而出院小结往往能够对住院和治疗过程简单概括,对患者的诊治弥足珍贵。
为什么必须慎存病理报告?
尽管影像学发展很快,但是肿瘤疾病的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病理结果。有些人因为身体不舒服去拍片子,或者偶然体检发现身体里面有肿物(阴影)。然而,就单纯从影像学来看,无法明确判断该阴影或肿物是否是肿瘤。它有可能是结核,也有可能是炎症,还有可能是风湿免疫方面的疾病。为了明确这个阴影的良恶性,最根本的就是病理诊断结果,有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报告来综合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将良性疾病当恶性肿瘤治疗是不能接受的。
根据不同的病灶获取病理的方式各有不同,如通过手术切除获得病理标本,或通过支气管镜检查、胃肠镜、鼻咽镜活检或彩超、CT引导下的穿刺取病理,还有可能是淋巴结切除活检,或痰液检查等。通常推荐先行非创伤性的检查,其次是创伤小的检查。最终,病理检查会生成一个病理报告,上面会有一系列的病理诊断结果。
已确诊为肿瘤的患者,看病时一定要携带以往的病理报告,这对于方便患者看病,节省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诊断不太明确或存在疑虑的病例,最好能从医院病理科借出切片,进行病理会诊。在医学上,肿瘤疾病的确诊和分期是提倡多家医院进行病理诊断的。
患者或者家属不可自我诊断
“医生,这个是不是癌症?是不是晚期了?晚期我们就不要治疗了!”“化疗是不是很痛苦?我们不化疗了!”“中药抗肿瘤是不是真的有效?”在临床上,很多患者或者家属在诊断为肿瘤时,经常会问医生这个问题。
毕竟是自己或者亲人病了,很多人着急,于是道听途说很多治疗偏方,要么不遵从正规治疗方法,要么干脆不治,让生命白白的耗损。真正的做法,应该由医生根据主要症状、检查结果、治疗进展等等来制定方案,患者及家属根据自己的经济、接受程度、治疗意愿来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方案。
例如,对于早期的乳腺癌,医生会建议手术切除,再根据术后的病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而对于局部晚期或局部进展期的患者,例如Ⅲ期的肿瘤同时存在纵膈淋巴结转移,如果处理得好,接受了同步的化放疗,患者可以获得和手术相似的痊愈的治疗效果。而对于鼻咽癌患者,放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所以治疗应以放疗为中心,采取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术后化疗等,同时由于放射性损伤,所以配合中医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接受程度更高。
此外,如果找中医看病,患者应亲自到场,因为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综合辨证,对症下药。另外,强调一句,找中医一定要找中医肿瘤专科医生。
(本报通讯员 陈壮忠 张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