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人在运动后突然觉得心慌,心脏没规律的乱跳,稍微休息一下症状就缓解了。对此,广东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薛玉梅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人在活动量增加后,会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况,这很正常。但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了心跳快且跳得没有规律,伴有心慌症状,最好就近到医院做个心电图。如果发现心电图上规律整齐的窦性心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快速而紊乱的心跳,这种情况就是房颤。”由于房颤开始发病多数是阵发性的,容易被人忽略,薛玉梅提醒读者,我国有约1000万的房颤患者,房颤会导致心力衰竭、中风等严重甚至致命性后果,因此,要及时就医,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
房颤 “来得快也去得快”?
心脏如本人的拳头,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心脏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心脏左上边的叫“左心房”,在右上边的叫“右心房”。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的静脉和冠状窦口相连。左心房接受从肺部回来的血,右心房接受从全身其他部位回来的血。
房颤就是指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60岁以下房颤发病率仅0.4%,70岁以上6%~8%,80岁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效心跳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有些人则会表现为心跳慢,总之是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时,患者会感到心悸,气短,眩晕,身体疲乏等症状,严重者会晕倒。也有些病人没有症状,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房颤。
“大家对房颤的认识远不及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总觉得心慌那股劲儿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出现了心衰、急性脑梗死等严重后果时,往往房颤的情况已很难控制了。房颤分两种,一种是孤立性房颤,就是说患者本身没有其它心脏疾病,这类患者多数年龄较轻,65岁以下较多。还有一种伴发性的,患者往往有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薛玉梅告诉记者:“房颤很多时候是阵发性的,房颤本身不会致命,心悸心慌的感觉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就会自行终止,很多患者往往会忽略。很多患者是因为中风、心衰等情况被送到医院,才发现有房颤。”
薛玉梅提醒:“如果运动、工作劳累之后发现心慌,测测自己的脉搏是否过快且不规律,如果有,去医院做个心电图,就可以基本判断是否房颤。如果症状偶然发生,建议做24~72小时的动态心电图。”
房颤是有多厉害?
很多人觉得房颤来得快去得也快,平时不过度运动、劳累便不会发作,不用治疗。“房颤患者,尽管症状不明显也需要治疗,因为隐患是一直存在的。”薛玉梅说。
中风。心房纤颤时血液会淤积在心房内,特别是左心耳,形成血栓。一旦这种血栓脱落就会阻塞血管,阻塞到什么血管就造成相应脏器的损害,比如堵塞了脑血管后就发生了脑栓塞,阻塞了肢体动脉造成肢体坏死,阻塞了肾血管造成肾脏坏死等,然而最常发生的就是脑中风。
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房颤发作时,心跳速度多数会明显增快,部分患者最终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心衰发生通常是在房颤发生后数年,如果因为“自觉尚好,没症状”而不及时治疗房颤,可能三五年甚至多年无症状,但在年龄增大后出现心衰后,就很难得到根治了。
影响生活质量。一般房颤患者,尤其是阵发性的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会有心悸、头晕、气短等症状,因而自身感觉会很不舒服。部分房颤患者症状严重,如乏力、呼吸困难等,甚至晕厥。这些症状都会影响生活、工作质量。
对付房颤的利器——射频消融术
“房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多种因素,包括发病原因、诱因、发病频率、症状、经济条件等。”薛玉梅告诉记者。
抗凝治疗是基础,减少血栓风险。传统的抗凝药物“华法林”使发生血栓的危险降低64%,可用于预防中风。但华法林应用过程中易受药物、食物等因素影响,需要经常抽血化验凝血指标,根据指标调整华法林用量。如果华法林过量会导致出血并发症,如果患者在偏远地区不能常规检测凝血指标,就会存在安全隐患。现在也有新型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可用于非瓣膜性房颤,不用经常抽血化验,可部分取代华法林。但有瓣膜疾病的患者,尤其是置换金属瓣膜的患者,仍然必须服用华法林。
外科手术。主要用于因合并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如果单纯因为房颤而进行外科手术则由于创伤大,患者不易接受。
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适用于绝大多数非瓣膜房颤患者,创伤较小,治愈率高,可以重复进行。
薛玉梅认为,很多患者希望通过药物治疗房颤,但服用药物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患者依从性不好,疗效也不好。与药物治疗相比,射频消融术控制心律效果更好。据介绍,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部分根治房颤。通常只需在大腿根部皮肤切开2毫米的小口,将很细的导管送入到心脏,标测到异常的兴奋点后释放射频能量,从而消除异常的兴奋点,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早期通过射频消融的治疗手段,对于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可达80%以上甚至90%。而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如果发病时间在5年内,成功率可达70%。
但是,射频消融术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不建议患有瓣膜病、严重的心肌疾病或器质性心脏病的人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因为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原有的心肌病变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心肌不足以维持正常的心律。” 薛玉梅提醒:“还有一种情况,患者没有其他严重疾病,但出现房颤已超过10年。此类患者心脏的结构已发生相应的改变,心房心室增大,此时再进行射频消融术效果也不理想。”
“近年来房颤的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薛玉梅说。抽烟、酗酒、酗咖啡、熬夜、加班等不健康因素大大加重了年轻人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房颤。因此,年轻人一旦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也要去医院做个心电图。房颤患者平时要避免激烈的运动,少饮或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类的饮品,多吃蔬果清淡食物,保持健康规律作息。
(本报记者 赵莹 本报通讯员 杨颂德 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