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顾是个不折不扣的球迷,一有重大赛事熬夜看球从不放过一个现场直播,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一只耳朵听不见声音了,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突发性耳聋,这与他熬夜看球、过度疲劳有很大关系。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突发性耳聋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严重的可能几天内就会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甚至听力丧失,治疗效果与就诊时间相关,患者如果延误有效治疗,会对听力造成永久性损害。
耳鸣、眩晕易被忽视或误诊
突聋的主要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严重者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自发性眼震等。此病来势凶猛,听力损失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有的患者在晨起时突感耳聋,较慢者耳聋感逐渐加重,数日后才停止进展。其程度自轻度到全聋。
约有70%的突聋患者在耳聋前后伴有耳鸣发生,一般于耳聋前数小时出现,多为嗡嗡声,可持续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有些患者可能强调耳鸣而忽视了听力损失。除耳鸣外,眩晕这一症状也往往被患者忽视,少数患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而不是耳聋,在医院时易被误诊为梅尼埃病,以致影响治疗效果。
年轻人耳鸣耳聋要及早就医
耳鸣、耳聋这种与听觉功能有直接关系的“老年性”疾病,近年来在年轻人身上发病率逐渐提高,很多耳鸣耳聋患者都是年轻白领。
年轻人致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所致。如今年轻人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玩游戏,出入酒吧等噪声很大的场所,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而噪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导致渐进性听力损失外,还会产生心理压力,导致脾气暴躁或失眠等症状。因此,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年轻人患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一定要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以免病情延误,造成永久性失聪等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老年人应格外注重听力
当然,老年人应该格外注重听力,不要认为“人老眼花耳聋”是正常状态,很多时候及时就医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减缓听力的衰退。很多老人,由于年龄因素,听力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之全身多系统机能的退化及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性因素,使得听力系统变得更加脆弱。这种情况,除了要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必要时可佩戴助听器,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总之,精神紧张、过度兴奋、激动、劳累及烟酒等都是突发性耳聋的诱因,平时要注意正确用耳习惯,比如洗澡或游泳,耳朵容易进水或沾湿,可以使用棉签,但要注意力度,也可以选择用吹风筒吹干耳朵,避免外耳道长期潮湿而出现霉菌。此外,避免或少去噪音污染严重的地方,因为噪音越强,接触越久,听力损害越重,而且恢复困难。
预防耳聋做做中医保健操
要多吃清淡食物,以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发生。多吃素食,冠心病发病率少,老年人听力也能保持较好。相反以肉食为主,血胆固醇较高,心血管病发病率高,老年人听力亦差。此外,平时可以在家中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预防和辅助治疗,例如按捏耳廓、穴位就能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
按捏耳廓:用食指和大拇指先从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后从下至上按捏,反复按捏至双耳有发热感,一般一次1~2分钟;
掩耳鸣鼓:两掌搓热,用两掌心分别掩住左右耳,手指托住后脑部,食指压在中指上,使食指从中指上滑下,以此弹击后颈发际处,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共击50次;
掌心震耳:两手掌搓热,用搓热的两手掌心捂住两耳,手掌与耳朵完全封闭,然后两掌突然松开,听到叭的一声,起到震耳的作用,共50次;
过顶提耳:先右臂弯曲过头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左耳耳尖向上提拉,共50次,同法再换左手提拉右耳50次;
按揉穴位:用两手拇指端分别按揉两侧听宫穴、翳风穴,力度以感觉酸胀为佳。按揉时注意张开嘴,每穴1分钟;
搓擦涌泉:手掌侧立,用侧掌面来回搓擦涌泉穴,直到足底心发热。
对于有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在治疗恢复期间,患者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切勿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要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对耳部带来的刺激;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患者更应引起高度注意。对于已经患突发性耳聋并且治疗后患耳仍然不具有实用听力水平的患者,除上述建议外,建议特别应该保护健侧耳(即未患病的另一侧耳):要避免接触噪声与耳毒性药物,避免耳外伤和耳部的感染,以免健侧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本报通讯员 田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