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广州市黄埔区在不断加强各项优质服务工作中,把孕前健康检查、“双查”(查环查孕)工作、药具发放到位等作为优质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社区孕前检查率、“双查”率也得以大幅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双查”率到了一定程度再难上去,主要原因是计生统计口径造成“瓶颈”。因此,要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优化计生统计口径。
这个“瓶颈”,就是空挂的育龄妇女和有单位的女职工。目前,人户分离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社区的空挂户分散各地,有的育龄妇女从不回户籍地,户籍地居委会根本无法联系。另外,居住在社区里有单位的女职工,以往都是参加由各单位组织的妇检,不在居委会管理范围内。2012年后半年,广东省人口系统更新后才纳入居委管理。很多职业妇女对受居委管理的事不认可,认为自己有单位,没有必要。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大部分不予配合,既不愿参加由居委组织的妇检,也难以拿到单位证明,导致“双查”率的再提高难以落实。
2011年初,我因工作调整接替“双查”这项工作。半年后,摸索了一套方法,包括“分类管理育龄妇女”、“信息告知”、“追查”、“关注”等,大幅提高社区失业人员的“双查”率,当时很骄傲地写了篇工作交流文章并发表。两年过去,回顾这项工作,本人自觉惭愧,要完全做好“双查”工作远非那么简单。在深入分析应查未查人员名单时,发现对空挂户和单位女职工开展“双查”工作比针对社区里失业人员开展此项工作还难得多。
为此,我对计生统计口径的科学性进行思考。计生工作多年来都是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那么“双查”率的统计也应如此,但目前统计人户分离的这部分人员,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的查环查孕进行了双重统计。这种双重统计的结果是,造成互相依靠,户籍地计生部门想将此项工作纳入现居地计生部门管理,现居住地计生部门则想将其纳入户籍地计生部门管理。
现实是,人户分离的现象,为户籍地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人居住在哪,育龄卡档案应调往哪,其他服务也应该相应配套。不管哪种服务和管理,以现居地为主会科学很多。
我认为,提倡单位女职工还是由各自单位管理,各单位配合街道,通过计生回函把握情况。大家各自管好现居住地人员的计生事务,管理就会顺畅很多。这样,不仅有利于“双查”率的提高,对空挂户里新婚夫妇,提供其他一系列的计生优质免费服务也提供了方便。
计生统计口径的科学性,会让计生工作做到以人为本,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鱼珠街蟹山居委会)
栏目: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