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Content/weixinlogo.png
眼不好使似乎是老年人才有的“专利”。但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多人的眼睛“早衰”,出现视力障碍和头
http://huabao1.guangdong12320.com:8080/m/content/2015-04/27/010135.html

等待处理…

中药食疗对抗眼睛早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李志英
2015年04月27日

眼不好使似乎是老年人才有的“专利”。但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多人的眼睛“早衰”,出现视力障碍和头痛等症状。

出现眼睛早衰症状的人若不及时保健并采取治疗措施,往往还会发展成白内障。

户外活动要戴有色镜

眼睛已出现早衰症状的人平时更得在预防护理上下工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忌烟慎酒,保持大便畅通。

另外,要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文娱体育活动,以延缓衰老;若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者,应积极进行全身的综合治疗,这对控制或减缓晶状体混浊有不少的意义;在用眼方面,要避免阳光下用眼,避免长时间阅读,在户外活动时宜戴有色眼镜防护红外线、紫外线对眼的损害。

白内障与脏器亏损有关

如今随着电脑操作的普及,许多人到了40岁左右就发现自己看书、写字、用电脑时双眼开始费力。久而久之,有的人不但出现视力模糊,还伴有眼胀、头痛,到医院一查,发现竟患上了白内障。

许多知道自己患了早期白内障的中壮年,对手术都有明显的心理障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早期患者希望求助于中医治疗,而在多年的临床探索过程中,中医确能起到稳定病情、延缓白内障进程的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白内障发病的原因主要是肝肾不足,脾气虚衰,致使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晶状体营养障碍而导致白内障。故治疗总以补虚为要。早期白内障患者通过内服中药,改善局部的新陈代谢,促进氧自由基的吸收,可以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不过,白内障病程较长,中医药治疗只适用于早期,若晶状体混浊已明显障碍瞳孔,则药物难以奏效,宜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视力。

中药调理对抗眼睛早衰

白内障早期,患者晶状体开始发生混浊,随混浊的发展,视力逐渐缓慢下降直至失明,但这段时间一般相当漫长,有的几年,有的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在患病的早期,通过辨证分型,对症下药,以减缓其发展。

对于没时间煲药的患者,建议可选用中成药。如肝肾阴虚者可服用杞菊地黄丸,有补益肝肾,益精明目作用;脾虚气弱者服用补中益气丸,能补脾益气明目;而阴虚阳亢者则可服用石斛夜光丸以滋阴明目,平肝熄风。上述的丸药每次服用10克,每日2次,口服,饭后2小时温开水送服,3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1个月再继续下一疗程。同时还可配珍珠明目滴眼液滴眼,每次1~2滴,每日6~8次。3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1个月再继续下一疗程。除了内服药物和滴眼液,针刺疗法也适合于早期患者,常用的穴位有睛明、球后、攒竹、鱼腰、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每次选2~3个穴位,以10次为1个疗程。

多吃蔬菜能防白内障

早期患者应该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B2、E的蔬菜类食物,比如维生素E是晶状体内的抗氧化剂。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菠菜、青椒、青瓜、小白菜、马铃薯、油菜、椰菜、草莓、梨、柑橘、鲜枣等;而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则可选用小麦胚芽、海苔、香菇、海带、大豆、黄豆、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鳗鱼、芝麻、核桃、小麦胚芽油、植物油、松子仁等。

另外,为预防起见,最好还要少吃高脂肪和油腻煎炸的食物。因为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大多不宜食用。另外,会助火升阳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牛、公鸡、鹅、鸭、狗肉、虾、螃蟹、鲤鱼等也应尽量少食。

膳食配方

肝肾亏虚

主要症状: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象沉弱。

食疗推荐:枸杞粥

功效:补益肝肾,益精明目。

配方:枸杞子30克,蕤仁肉1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3味药材洗净,同时入锅,用清水1500克,文火煮成粥。

用法:可作早餐。

脾虚气弱

主要症状: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

食疗推荐:乌鸡茨实黄芪汤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明目。

配方:乌鸡500克,茨实15克,黄芪100克,生姜3片。

制作:将乌鸡去内脏及皮,洗净,与茨实、黄芪、生姜同时入锅,用清水1500毫升,文火煮90分钟,加食盐适量。

用法:佐餐食。

肝阳偏亢

主要症状:目干涩,眼屎多,易流泪,视物昏花;兼有口干口苦,大便不畅等症状。

食疗推荐:决明子茶

功效:清热平肝明目。

配方:决明子50克,杭菊花5克。

制作:将决明子洗净,待干,微火炒至嫩黄色,加入菊花,泉水1500毫升,煮成1000毫升。

用法:代茶饮用。

气血不足

主要症状:面色无华,头晕心悸,食少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食疗推荐:参芪粥

功效:益气健脾,养血和中。

配方:党参45克,黄芪45克,大枣12枚,黄精12克,粳米75克。

制作:将5味洗净,将党参、黄芪、大枣、黄精入锅,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煮40分钟,去渣,入粳米熬成粥,入盐适量。

用法:佐餐,每日1次。

栏目:杏林春满

如需下载相关版面可登陆网页端
广东12320
http://www.guangdong12320.com

数字报首页


分享到

微信

QQ

QQ空间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