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了好久的队,可没跟医生说几分钟就出来了,觉得白跑一趟?医生一问症状,描述不出来?都到家了,才想起还有问题没问?……医疗资源紧张,去医院前务必准备好。哪些病拖不得?都该问医生什么问题?看病前要做哪些准备?
攻略一:就诊前,准备工作不能少
备病史 以往病史和是否对药物过敏,看病时向医生咨询,请医生在病历上写下过敏药物名称。带齐以前的病历记录,以及曾经做过的检查结果。
备药物 记清楚正在使用的药物名称,最好能带上药物说明书或空药瓶。
备证件 带好身份证、社保卡、医疗蓝本、退休证、离休证、医院的就诊卡等等,即一切跟医保可能有关的证件资料。
备财物 带上信用卡和足够的现金,注意看管好自己的随身携带的财物。
攻略二:就诊前,选择工作不能少
选医院 建议先去社区医院或者临近的二级医院就诊,获得相应的医学建议和转诊建议。根据自身的医学知识或咨询有医学背景的朋友,对症选择合适的医院。医院等级、专科医院类别、医生资历、挂号难易、网络评价、住院条件都是考虑因素。
会挂号 一般找副主任医师挂号,比主任医师的号更好挂,且一般都有10年左右的临床经验,90%~95%的病都能解决。初次就诊时,请务必挂普通门诊,等检查结果出来后再复诊。
调心情 得病难免会不愉快,但要平常心对待,不抱怨,别有太重的心理负担。
备着装 不要化妆,戴上口罩。尽量穿着易穿脱的衣物,比如上衣建议开襟,而不是套头;袖子较易挽起;冬天最好外面穿厚实的大衣,里面穿薄些的衣服。
攻略三:就诊时有效沟通是关键
说重点 说出前来就诊的最主要的原因,向医生讲述病情时,应实事求是,既不隐瞒病情也不夸大,否则容易导致误诊。
说清楚 在医生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位置、性质、数量等问题时,给予医生比较肯定、一致的问答。一定要听清医生的问题和要求再做回答。
对于医生的问题有任何不明白,应该提出来,请医生再次说明。
准备问题清单,可以问这些:
我得了什么病?原因是什么?
检查的意义和程序是什么?检查前、中、后应注意什么?
什么时间可以知道结果?得知结果后应该怎么办?该病如何治疗?
为什么要吃这个药?要如何吃?如何知道有没有效?有什么副作用?要吃多久?
多长时间会好些?这次开得药吃完后怎么办?如果吃药后感觉不好该怎么办?
是否还有其他可行的治疗方式?以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何预防再发生?
攻略四:就诊做到四个“不”
不带着情绪就诊 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前提,本就应该是不带预设成见的。
不自以为是反驳医生 现在网络很发达,很多病人会查一下自己的相关情况再去就诊,但网上的知识真伪难辨。在看医生的时候,最好不要拿网上搜来的东西反驳医生,会给医生带来“病人不信任我”的感觉。如果你对医生的诊疗产生怀疑,可以换个表达技巧,既表达对医生的信任,同时又能提醒医生。
不隐瞒医生的提问 有问必答,同时尽量不要打断医生说话。
不问答案不确定的问题 尽量不问:“我的病能不能治好?”“手术能不能成功?”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误解医学的局限性,这样的问题会唤起医生本能的自我保护,生怕回答有漏洞,所以很难给出让人满意的回答。
攻略五:急诊or门诊?
急诊是给紧急需要救治的病人准备的,门诊是给相较不那么紧急的病人准备的。病情不紧急,甚至是慢性病不要盲目挂急诊,否则既错失最佳的诊疗方式,又侵占急症患者的医疗资源。需要急诊的情况:
刚发作的疾病 突然发作的腹痛、胸痛、眼痛、头疼,应该先到急诊进行初步判断。
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的疾病 可能在8小时内使器官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例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需要在10分钟内救治)、眼球破裂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化学伤、烧伤等等。
攻略六:身体异常,扛着or就诊?
人体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有些疾病不需要治疗,还有些疾病有“自限性”,到一定时间可以自愈。但是,出现以下情况务必立即就医:
器官功能受损 比如,眼睛的功能用来看东西,突然看不清或看不见,应该马上就医。听力问题和运动障碍等同理。
疼痛不能忍受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比如腹痛、胸痛、眼痛,应立即就医,切勿盲目止痛。
不适感反复发作 “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大部分癌症就这样度过了“无人骚扰的童年期”。对于反复出现的不适,应该认真注意诱发原因、缓解方式,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后,更应注意。
感觉并且突然发生变化 医生确诊后,断定病情会逐渐转好,可是某天突然感到病情恶化,最好再去复查一下。
别人看出来的疾病 典型的是结膜下出血,一般是“白眼珠”上有红血迹,自己毫无感觉,他人或自己照镜子都能够看出,定期体检很必要。
攻略七:宝宝生病,如何与医生2分钟有效沟通?
不要给医生讲故事,简要介绍病史
错误做法:那天去了外婆家,吃了好多鸡翅,晚上出去玩了会儿,回来还好好地,夜里他老闹,一量39℃。
正确做法:我家孩子多少岁,发烧几天,最高温度多少度,在家吃过哪些药……
提前了解病情,准备资料
提前了解宝宝的病情,避免医生问到时候耽误时间,如果曾在其他医院就诊过,请携带病历,化验单、片子等资料。
抓住各类常见疾病的描述重点
呼吸系统疾病对应咳嗽、发烧等;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腹泻、呕吐等,并且清楚地描述是否有其他并发症。
仔细听医嘱,不明白及时问
看病结束后医生一般不会特别交代什么,如果医生交代,就一定比较重要,比如用药疗程、什么时间复查等,仔细听,听不明白和医生及时确认。
(来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制图 郑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