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季六个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每年的公历2月4日前后。太阳黄经315°,斗指艮位(东北方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闭藏的冬天结束了,从此开始阳动而充满生机的春天。农谚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是提醒人们寒冬快结束了,应该早起干活了。立春的气候特点是南方乍暖还寒,北方往往是“倒春寒”,气候变化较大,要多加注意保暖和养生。
立春是冬春之交的标志,此时称为“开天门”,就是说气候由阴出阳(立春到春分之间),天渐温,寒渐退,昼渐长,夜渐短,气候逐渐由寒转温,大地由闭藏逐渐开始生发,人体也逐渐由冬藏转入春生。人体气血逐渐外向,表现为呼吸、心跳逐渐加快,新陈代谢逐渐加速,以供给五脏生机开始勃发的需要。冬春之交,由于天气乍暖还寒,气血运行忽急忽缓,时而偏内,时而偏外,五脏适应得有个过程。
这时期,体质差、适应能力弱的人就易得病,所以冬春之交是一年之中比较容易得病的阶段,尤其要注意。寒温变化反复无常,大风常至,风气通于肝,外风引动内风,促使肝气亢盛,所以血压经常呈现大波动,应避免过分紧张、焦虑、抑郁。高血压患者,还要注意按时吃降压药,要避风寒,大风天不宜外出,还要调养精神,少生气,忌暴怒,不要过度疲劳。少吃易“动风”的食物,如鸭子、黄鳝、狗肉等;多吃平肝之品,如荠菜、青菜、萝卜之类。有血管硬化的人,此时血管脆性增加,管壁弹性减弱,不易适应气候的寒温反复,加之大风干扰,所以易患心脑血管疾病。此时,要注意天气骤然转凉,引起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升高,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所以要注意避风寒,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衣服要穿暖,不要脱得过早,所谓“春捂秋冻”。锻炼身体,少熬夜,营养要充足,以增强抵抗力。入春后,要由室内逐渐走出户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适应冬春之际多变的气候。立春过后的饮食药膳应以“升补”为主,下面介绍几个药膳:
首乌肝片
做法:首乌液20毫升,鲜猪肝250克,水发木耳25克,青菜叶少许。首乌煎汤浓缩,取20毫升药液备用。将猪肝片放入首乌汁内浸蘸(取一半首乌汁),加少许食盐,放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另把剩余的首乌汁、酱油、绍酒、醋、湿淀粉和鲜汤兑成滋汁。将猪肝、木耳、青菜依次放入锅中爆炒数分钟即成。首乌既能保肝,又可降脂、降压;木耳有通利血脉之效,无病常吃也能健身益寿。这道药膳起到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作用。
珍珠三鲜汤
做法:鸡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红柿1个,鸡蛋1个,牛奶25克,淀粉25克。把这鸡肉、淀粉、牛奶、鸡蛋清搅成鸡泥待用。炒锅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汤,放盐、料酒烧开后,下豌豆、西红柿丁,等再次烧开后改小火,把鸡肉泥汆成小丸子,下入锅内。这道药膳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清热除烦功效。
拌萝卜丝
做法:白萝卜去皮,切成细丝。撒盐腌数分钟后,挤净水分。将酱油、米醋、白糖、味精以及葱末、香菜末、蒜泥等置一碗中,加烧热香油,泼制辣椒油,倒入调料汁中。用此调味品调拌白萝卜丝即成。这是一极佳美的凉菜,香、辣、爽口,回味无穷,可解酒、开胃、消食。
虾仁韭菜
做法: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搅拌均匀起锅即可。这道药膳有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作用。韭菜含有大量粗纤维,能刺激肠壁,增强蠕动,故这道菜亦可作习惯性便秘患者之膳食。
此外,平时菜肴里不妨放点生姜。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发汗,有散热退烧功效。生姜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吸收消化后,能产生一种有抗衰老活性的抗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和脂质褐色素——老年斑的产生,延缓衰老的出现。俗话说的“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有其科学道理。此外,生姜对风寒感冒也有一定疗效,因此,在春天生发的时节应该适当吃一点。
传统饮食养生学认为,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蔬菜还有:油菜、香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辣椒、葱、大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洋白菜、芹菜、菠菜、荠菜、茴香菜、黄花菜、蕹菜、蕨菜、莴苣、茭白、竹笋、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茄子等。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马齿苋、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栏目:杏林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