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以来,广州发生登革热疫情后,佛山、中山、江门等地也相继出现本地聚集性病例,登革热病例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呼吁市民,预防登革热,请注重家庭内的防蚊灭蚊,若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早就医。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受到感染的雌性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感染。登革热病毒有四种不同的血清型(DEN1、DEN2、DEN3、DEN4)。人被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后3~14天(平均4~7天)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登革热是一种流感样疾病,能够感染所有年龄阶段的人群。
伊蚊是罪魁祸首
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病媒。病毒通过已感染雌蚊的叮咬传染给人类。伊蚊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经过4~10天潜伏期后,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被感染人员是病毒主要携带者和增殖者,是未受感染蚊子的病毒源。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患者在出现最初症状后,也能通过伊蚊传播感染,但是不会“人传人”。
对登革热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
登革热由四种不同、但却紧密相关的病毒引起(DEN1、DEN2、DEN3、DEN4)。感染一种病毒并恢复后,对该病毒具有终生免疫,但对此后感染的其他三种病毒只有部分和短暂的交叉免疫。随后感染其它种类病毒会增加罹患重症登革热的危险。目前,对登革热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
重症登革热是一种可能致命的并发症,有可能因血浆渗漏、积液、呼吸窘迫、严重出血或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最初症状出现3~7天后会在体温38°C下降的同时出现一些预警迹象,包括:严重腹痛、持续呕吐、呼吸急促、牙龈出血、全身乏力、烦躁不安、呕吐物带血。随后24~48小时为治疗关键阶段,患者可能死亡, 但通过有经验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早期临床诊断和谨慎的临床管理往往能够挽救生命。
目前,尚没有预防登革热的疫苗。
家庭防蚊灭蚊是重点
由于我省的气候特点,7~11月是蚊虫活跃的季节。另一方面,我国相邻的部分东南亚国家登革热高发,我国与其经贸往来频繁,存在很大的疫情输入风险。此外,恰逢中秋、国庆两大假期,人口流动迅速加大,登革热疫情扩散蔓延的风险极高。我省面临登革热疫情境外输入和本地暴发的双重压力。
根据省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多地的蚊媒密度远远高于警戒值。登革热经伊蚊叮咬传播,一旦发生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何剑峰强调,做好家庭的防蚊灭蚊,是目前登革热疫情防控的重点之一。
别错让自己养蚊子
家庭中常常会有许多小积水,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蚊虫的孳生地,请大家积极动手进行清理,从而降低蚊虫密度。容易积水的有:
花盆的底碟、饮水机的水盘、鸟笼的饮水器皿、遮雨的塑胶布等。要注意及时清理其中的积水。
家中的水养植物应3~5天换一次水,换水的同时要注意冲洗植物根部,以防蚊卵或幼虫粘在上面继续繁殖。
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积水无法清除时可采取养鱼等方法,杜绝蚊虫孳生。
个人防护要做到
午休时挂蚊帐。
白天在绿化带、林带等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登革热流行区,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
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剂。
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上午7~9时、下午4时到黄昏)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出现症状及早就医
登革热一般起病急,患者出现高热(39℃以上),极度乏力,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发病早期出现“三红征”,即面部、颈部、胸部皮肤潮红。
发热时伴有较剧烈的“三痛”,即头痛、眼眶痛、骨关节肌肉痛。
病程5~7天会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一般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可有皮肤黏膜出血等。
此外,专家还呼吁大家,要积极协助卫生、城管、爱卫部门开展蚊媒孳生地的清理和消杀工作。而在登革热疫情发生地区,请居民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家居蚊媒密度的入户调查。
(制图 郑悦)
栏目:疾控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