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董淑猛(左)给村民看病
董淑猛,1979年生,男,广东省开平市蚬岗镇玲珑医院院长,中共党员。他2004年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以地处偏远山区的玲珑医院为家,视麻风村所有的病人和康复者为“亲人”,与妻子一起扎根在这里。
2004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医学院的董淑猛,和志同道合的学中医的女友徐娜来到江门开平。他们的目的地不是繁华热闹的城市,更不是人头攒动的综合医院,而是座落在开平市蚬冈镇大山沟里的玲珑医院。他的事业从这里开始,麻风村所有的病人和康复者是他的服务对象。他的家庭在这里建立,心爱的女友徐娜成了他的妻子。
情系玲珑医院
董淑猛和徐娜找工作时,通过网络联系到开平玲珑医院,2004年4月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偏远、落后、破旧的玲珑医院,语言不通且肢体残缺的麻风病人,一切都与他们想像中的事业相差甚远,他们决定回学校考虑考虑。在回学校的火车上,玲珑医院张院长一条“好儿女志在四方”的短信息,使他们受到启发:在大城市里工作,就像是一滴水融进大海一样渺小,在缺人才的偏远山区,可能更能体现个人的价值。他们作出决定:携手去玲珑医院!
青春找到了方向,事业开始在玲珑。虽然有诸多困难,但他们还是被这里的人和事所感动。玲珑医院的张院长20多年如一日,将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在这里。现在他即将退休,更是求贤若渴,对这两个高才生关爱有加。董淑猛、徐娜刚到玲珑医院时,一日三餐都是张院长准备好的。张院长还不厌其烦地将病人的病史讲给他们听,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与每个病人接触。
董淑猛说,刚到玲珑医院的时候,只是把这作为一份工作来做,但现在待久了,就越来越爱这里的人和事,玲珑医院已经成为他的事业、他的家。经过多年努力,玲珑医院的联合化疗率达到100%。住在村里的人,都被董淑猛亲切地称为村民。
困难都是磨金石
回想起十年前刚来时,董淑猛坦言:“我们也退缩过。但是,在老院长和同事的帮助下, 我们最终将困难当成磨金石。”
当时的玲珑医院医疗设备简陋,只有一台旧显微镜,病人病情只能用眼睛观察,有时还不得不用手直接触摸病人溃烂的部位。这里信息闭塞,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娱乐,远离市场,买不到瓜果蔬菜,甚至生活用品都要去开平市区购买。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城里长大的董淑猛和徐娜在医院旁边开垦了一块地,种起蔬菜,养起鸡鸭。工作之余,董淑猛刻苦钻研医学技术,设法减轻病人的痛苦。他们说,刚开始帮病人看病的时候,都要戴着口罩、憋着气,因为病人伤口上散发出的气味实在令人难以忍受,但是现在他们可以很坦然地和病人一起聊天、游戏,偶尔还到病人家串串门,尝尝他们做的饭菜。
病人就是亲人
在麻风村,所有麻风病人和董淑猛、徐娜的关系都十分融洽。麻风病人都是长期病号,有的在村里一住就是几十年,医生和他们与其说是医患关系,不如说是亲人关系。董淑猛说,给麻风病人治病不仅要用手去触摸他们身上的伤口,还要用心去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
56岁的病人财叔(化名),患了最严重的麻风病,已经是晚期。董淑猛最初见到他时,着实吃了一惊:他的两只眼睛已近失明,手和脚严重溃烂。比起身体的病痛,令财叔最感凄凉的是遭家人遗弃。因为没有结婚,弟弟是他惟一的亲人,但弟弟只是偶尔送些钱,从不来看望他。董淑猛和徐娜一周两到三次用药水帮他擦洗溃疡。在两人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逐渐好转,饭量也大增。在玲珑村,类似财叔这样的病人有很多,由于怕把麻风病传染给别人,很多患者都不愿与生人接触,无论生活还是精神,都相当寂寞。董淑猛十年如一日,照顾他们的生活,医治他们的病,抚慰他们的心灵。逢年过节,他们总是组织村民们一起编灯笼、搞联欢,让玲珑医院一下子有了家的感觉。10个年头的年夜饭,他们都没有回过老家,每年都会买来鲜肉和面粉包饺子,给每个村民送上一份,与他们一起吃团圆饭。麻风村的病人也把这两个大学生当成是自己的亲儿女。2006年,他们在玲珑医院举行婚礼,把家安在了麻风村。当天,所有的村民都为婚礼忙前忙后。担任主持的康复者张大伯在婚礼仪式上说,这是玲珑村建村50多年来的第一次办喜酒,今天是我们最幸福的一天!
爱心在延续
“麻风村的婚礼”一度传为佳话,事迹被中央、省、市等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也受到各级重视。政府拨款100多万元在玲珑村新建办公宿舍楼,通上有线电视,结束了玲珑村50多年没有有线电视的历史。现在逢年过节,社会各界都前来慰问,病人与外界的接触更多了,他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2014年初,董淑猛夫妻俩添了一位小公主,她的到来为玲珑医院带来更多欢乐,她的每一个笑声似乎都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董淑猛感慨地说:“我的爱在江门、在玲珑医院深深地扎根了,我们孕育了一颗爱的种子,希望她能将爱心延续下去。”
(关小琴 董淑猛)
栏目:点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