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人物 马育霞:20年坚守 书写敬老助老华章 徐健:让慢性病防控知识技能人人可及 薛玉梅:成为救死扶伤的 “大医生” 黄志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融合发展 蓝海:整合粤港澳中医药资源 传播区域中医药文化 李艳:绘就“医康养融合”新图景

当前版:第3版:人物
PDF原版下载
人物
03

马育霞:20年坚守 书写敬老助老华章

刘丽婷

▲马育霞(右一)指导肌少症患者防跌倒走路

“马主任每天带着微笑查房,一句句‘一起努力’‘无事个(粤语:没事的)’的温暖鼓励,给了我们战胜疾病的勇气。”去年4月,一名患者家属用感谢信记录下温暖瞬间。这里的马主任是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马育霞,她以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敬老爱老助老篇章。

让老年患者安心就医

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医疗需求,如何为老年患者提供更贴心、专业的服务,让他们安心就医?马育霞带领团队打造精细化服务,首创多维度老年综合评估体系,涵盖压疮风险、营养状态、心理睡眠、跌倒风险等核心领域,通过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成功实现三大突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零发生、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超98%、年服务老年患者超千人次。在MDT模式下累计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超1000份,使老年综合评估率提升300%,切实改善了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的需求不止于医院内。”马育霞说。为破解院外服务难题,马育霞团队率先开展龙岗区首个居家失能评估服务,为公立养老院入住评估、适老化改造提供专业支持。一方面培养人才,根据成员专业背景、资历特点和性格特征,制定阶梯式培养方案:科内定期开展老年综合征案例研讨、院内轮转强化全科诊疗能力、外派进修学习前沿老年医学技术;另一方面延伸服务范围,由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居家老人更换胃管、尿管。如今,服务范围已延伸至潮汕、惠州及湘赣地区,吸引30%外地患者慕名而来。

时时刻刻将患者放在心里

马育霞认为,医术只是基础,仁爱才是老年医学的灵魂。针对老年患者特殊需求,她推行“每日三必问、关键三必到”人文关怀制度——每日询问睡眠质量、饮食摄入、情绪波动,在病情危急时、亲人缺席时、传统节庆时必到身边。面对多脏器衰竭患者,曾牵头定制“临终心愿清单”,通过制作家庭影像集、帮患者实现未了心愿,开展温暖的安宁疗护。曾有家属动情地说:“父亲带着尊严安详离世。”还曾有一位103岁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老人,经马育霞团队多学科讨论、精准制定治疗方案后转危为安,出院当天家属专程到门诊向她鞠躬致谢。
“治病更要治心”。马育霞时时刻刻将患者放在心里,建立“出院患者健康微信群”,提供24小时咨询与床位预约;与社康中心组建微信联盟群,专人对接慢病转诊;开通绿色通道实现“社康-医院”无缝衔接;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和即时响应,有效降低再入院率。同时针对“一人生病,全家受累”的照护难题,她主导推行“3J病房”(宁静、洁净、尊敬)模范病房建设,营造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通过优化流程,指导家属线上办理出入院手续,由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提供高质量的照护,切实减轻了家属的陪护负担和精神压力。

延伸敬老爱老助老内涵

作为区域老年医疗护理联盟核心专家,除了不断发展科室业务,马育霞还率团队构建“分级管理+绿色通道+远程协作”机制,推动慢性病管理与急救技能培训,确保考核通过率稳定在95%以上;她积极探索“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新模式,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引入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老人健康,为签约养老院提供“线上查房+线下访视”服务,将线上问诊急症转化率提升至80%。
为了将敬老爱老助老的内涵从医院延伸到社会,她积极投身各类公益健康活动。联合老年大学等机构,持续开展“送健康知识进街道、进社区”活动,围绕老年人常见骨质疏松、慢性病防治、老年营养等主题举办讲座,累计惠及数千名老年人。每月组织社区义诊,进行阿尔茨海默病、肌少症等老年常见问题的筛查与宣教,积极倡导疫苗接种,助力主动健康。此外,科室专门为退休职工设立免费报告解读岗位,提供优先复诊通道,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