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四会市公卫医师处方权试点先行 研究成果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 提供个性化膏方调理方案 患者来电无信息多方协作救援 十家医院联合推进“荧光行动” 微新闻 顺德医者担当:换种方式继续救人

当前版:第2版:新闻
PDF原版下载
新闻
02

四会市公卫医师处方权试点先行

破解基层疾病预防和管理的“老大难”

梁杰 何东杰 吴杰夫

▲公卫医师获得处方权

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四会市下茆镇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公卫主管医师刘东梅熟门熟路地来到下茆镇石罗村村民梁叔的家中。定期上门为梁叔这样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是她的日常工作。然而,过去每次开展随访工作,总有一丝戚戚然萦绕在刘东梅心头——当她发现梁叔的血压、血糖控制不佳时,却无法直接调整药物,只能反复叮嘱或转介给团队的全科医生。“有时患者眼神里的困惑和无奈,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刘东梅坦言。

这种“有心无力”的困境,曾是四会市广大公共卫生医师群体面临的普遍写照。作为大众健康的“守门人”,公卫医师长期因缺乏处方权,在疾病管理中往往像“嘴炮司令”——提供专业建议却无法直接开具药物,这不仅限制他们的服务和管理能力,也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更使得公共卫生的“防”与临床医疗的“治”之间,仿佛永远隔着一道无形的墙。这道“墙”,如今开始被打破。作为肇庆市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的试点区(市)之一,四会市精心布局,市疾控中心及东城、下茆、大沙、威整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首批试点单位。经过严格筛选和系统培训考核,包括刘东梅在内的6名公卫医师顺利结业,获得了限定病种范围内的处方权。这标志着四会在探索构建医防融合“四会样板”的道路上,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

公卫医师执笔开方 健康管理无缝衔接

变的喜悦,实实在在地落在了梁叔身上。8月18日,当刘东梅再次为梁叔完成常规体检和慢病随访时,发现血压指标波动后,她不再是无奈地记录和转诊,而是引导他到自己的诊室,在查阅电子健康档案并仔细评估病情后,提笔写下调整后的降压药物,然后在医生工作站信息系统开出了正式处方,这是全市首张公卫医师处方。“刘医生现在能直接给我开药了?那可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再跑去找其他医生重复问诊和叙述病史了,毕竟刘医生最熟悉我的健康情况。”梁叔的惊喜和赞许,正是“公卫医师处方权落地”最有力的回响。

“这不仅仅是多了一项开药的权限,”刘东梅感慨道,“它意味着我能真正为患者提供‘筛、防、治、管’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尤其是在慢性病防控上,我们的干预更直接、更及时,效果提升更显著。”如今,她可以更从容地结合监测数据和患者状况,在随访现场就给出精准的药物干预方案,大大提升慢性病管理服务的连续性和患者的信任度。

系统实训 锻造复合型公卫人才

处方权落地的背后,是公卫医师能力的跃升和责任的重托。为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四会市严格按照省、肇庆市部署,将夯实公卫人才队伍作为核心。严格遴选并安排符合条件的公卫医师接受涵盖内科、外科、急诊医学等临床核心知识及慢性病、传染病防控技能的系统化“强训”。

培训采用“1+X”模式——“1”为法律法规培训;“X”为1~2个病种的专项培训,作为赋予处方权的疾病范围。

同样关键的,还有严格的“1+N”师资带教指导机制。刘东梅等获得处方权的公卫医师,由所在试点机构至少“1”名专业经验丰富、具有较强能力和经验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中级职称临床医师(不包括口腔和中医类别)带教。带教期不少于3个月。公卫医师与临床导师在同一诊室同时出诊,每张处方都需经过导师审核确认方能生效。同时,药学、医务、院感等“N”个相关科室协同发力,围绕合理用药、处方规范、医疗安全等开展专题培训,形成保障医疗质量的“安全网”。

“这相当于为我们配备了‘双保险’和‘通关密钥’。临床导师手把手指导,让我们将群体防控思维与个体化诊疗实践有机融合,处方更规范、用药更安全。”刘东梅说。

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

四会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市疾控局局长肖乔中表示,赋予公卫医师处方权,是深化医防协同、防治结合的关键一招,是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实质性突破。“公共卫生医师大多数扎根基层、深入社区,对群体健康状况和重点人群动态掌握得最及时、最全面。赋予其特定病种的处方权,能让他们在疾病随访管理、综合干预中,第一时间识别风险并实施有效干预,将健康管理的关口真正前移。”

肖乔中介绍,下一步,四会市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持续优化“预防筛查—临床诊疗—健康管理”服务链条,积极探索一体化的防治服务模式。重点完善配套政策、健全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全力推动“医”与“防”实现真融合、深融合,让疾控体系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提供更可及、更便利、更周到的“家门口”健康服务,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贡献“四会经验”。

(作者单位:四会市卫生健康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