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人文 “免陪+精准”照护 让护理更有温度 聚焦产业工人健康 医防融合多维保障 抢抓机遇 振兴中医药事业 “医育结合”服务更科学更专业

当前版:第3版:人文
PDF原版下载
人文
03

抢抓机遇 振兴中医药事业

王成

中医药事业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一环,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发展至今历经几多周折。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进入加速换挡期,中医药事业的独特优势逐步凸显。如在抗击疫情中,“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整体防、抗复发的辨证诊疗措施,使得中医药在防控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作用与显著的疗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如今为了振兴中医药文化事业,国家对中医药进行立法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也作为承载民族复兴重任的载体得到广泛认可与高度关注,而广东省作为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省,势必一马当先,抢抓机遇。

得天独厚 广东发展中医药事业优势多

在广东,中医药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药材除了药用,更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产品。药膳,食补、熬汤、制茶均有用到岭南独有的药用资源与民间经验。药典方面,东汉杨孚的《南裔异物志》,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支法存的《申苏方》、葛洪的《抱朴子》《肘后备急方》,唐代李珣的《海药本草》……跨域不同时代,岭南地区中草药的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成果绵延不断,同时文化传统中独特的医学诊疗模式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医药发展模式,使得“信中医,用中医”成为当地医疗发展的传统。

广东地处中亚,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连内陆远通海外,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酸性适中的土壤使得动植物资源特别适合种植具备农产品属性与药品属性的中药材。自公元3世纪轴心时代起,广州市成为海上贸易的主港,广东省作为南海航运的枢纽,古往今来都有广东华侨与东亚、东南亚进行药材贸易。经过多代的引种驯化,丁香、檀香等多种药材先后在广东引种成功。而广东药材的天然健康与低廉成本极大降低了中医药的生产、销售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价成本,进一步拓宽了中医药国际、国内市场,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机遇。

伴随历史文化演进的中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早,积淀深,是广东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又一优势。如中成药、饮片加工均有传承;微粉、冻干等新型技术已成为引领中医药发展的创新点。截至2020年末,广东已有10家中药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30个中药品种产值超过1亿元,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的中药生产企业170家,工业总产值突破450亿元以上,占全国药用资源的36%,且同时期广东共有2.33万家中医类医疗机构,较2019年相比增加867家。

一马当先 发挥“高地”作用“金点子”

中医药的特色优势,集中在“简便验廉”。毒副作用小,药品化学伤害低,一直深受广大基层消费者信赖,我们要客观看待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壮大中医药事业传承是基础,创新是根本。如现代的麻醉针剂正是在中医针灸传承下的科技创新,我们不仅要采取保护和扶持中医药的政策,尊重中医独特的生命意识与健康观念,更要坚持中医康养中关于疾病的理念与防治的措施,通过传承创新逐步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统一,进一步融合古典中医哲学思想,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壮大中医药事业发展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中医药储备人才培养方式单一,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率相对较低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太完善等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作为国内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医药资源优势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广东应一马当先,抢抓机遇,守正创新,在相关体制改革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将研发作为重点,设立中医药发展基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普通消费群体,进行补贴与支持。针对慢性非传染疾病、新生疾病,要进行针对性的深层研发,鼓励已有成就的中医药产品及科研机构加强二次研发,加强有效成分占比,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与化学伤害。

一方面通过充分运用好政策杠杆,将利好性政策全部落到实处,推进全流程产业链振兴。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宣传健教等各个领域广泛推广“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文化”“互联网+中医药”运营模式,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支持,形成合力;充分运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建设优势,转型、深化、调整,提高原有中医药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尊重规律,优势互补,从科学与人文两个维度把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整体观、象思维、和合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但中医药并非无所不能的万能公式,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要从西医的运行模式与治病原理中汲取经验,不能简单地用西医思维替代中医诊疗,也不可片面放大西医劣势,要互相补充,取长补短,相互尊重,传承创新,从意识根源上寻找改变中医药事业发展命运的核心,加速中医药事业现代化进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