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百岁人生密码 脑肠之间的双向联系
对1200余名百岁老人的调研发现,肠道菌群多样性是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益生菌占比较高的群体,中风与痴呆风险显著降低。
脑与肠之间存在密切的双向联系,即“脑-肠轴”: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可直接影响脑血管健康,而便秘、腹泻等肠道功能异常可能加速脑衰老进程。临床观察显示,部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并非认知障碍,而是肠道功能衰退;反之,脑部健康状况也会影响肠道——当个体出现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时,常在次日伴随腹胀、腹痛等胃肠不适。因此,维护大脑健康,必须重视肠道健康。建议从40岁起定期开展脑肠功能联合检查,实现早期干预。
肠道菌群调节三步法
第一步:识别并清除有害菌群
应前往医院进行肠道微生态检测,同时结合肠道代谢物及血液指标分析,明确菌群失衡状况,再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炎药物。
建议优先选用传统中药成分(如黄连素、姜黄素)及桂皮粉、姜黄粉、陈皮等天然调理物质;抗生素使用需格外谨慎,因其可能误伤有益菌群,破坏微生态平衡。
第二步:补充益生元,促进益生菌增殖
在使用上述抗炎成分的同时,部分物质还能为肠道提供益生元,进而促进有益菌生长。益生元主要包括抗性淀粉、多糖和优质蛋白质。
抗性淀粉由普通淀粉冷却后转化而成,结构更稳定、消化吸收缓慢,有助于维持血糖平稳、减轻胰岛负担,同时为肠道益生菌提供营养,例如发酵面食(如馒头)经冷却后,淀粉结构改变,更利于肠道健康;蘑菇、香菇等富含多糖类物质;发酵豆制品属于优质蛋白来源,建议多食用,尤其推荐发酵类豆腐制品。
第三步:个性化补充益生菌
根据最新研究,完成肠道菌群检测后,医疗机构可依据个体情况制定益生菌补充方案,将多种益生菌组合制成胶囊供患者服用,实现精准干预。此类定制化益生菌疗法尚处于发展阶段,费用较高。
运动防脑衰指南
运动过程中,肌肉会释放有助于保护大脑的激素和线粒体,既能改善脑血管循环、预防认知功能下降,又能增强心肺功能。
推荐每日坚持“抗衰三件套”:踮脚尖30次;靠墙深蹲3分钟;弹力带拉伸。以上动作有助于促进脑部血氧供应。年轻人建议每周进行3次无氧运动,运动时心率应达到140次/分钟以上。
饮食雷区警示
红肉与腌制食品经肠道菌群代谢后,会产生三甲胺-N-氧化物(TMAO),该物质与血管硬化密切相关。现煮米饭的升糖速度是隔夜饭的2倍,建议将米饭冷藏后再加热食用,以增加抗性淀粉含量。
推荐采用抗炎饮食模式:减少红肉、腊味、精米白面摄入,增加五谷杂粮、深海鱼、橄榄油及彩虹色蔬菜的摄入。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供稿)
栏目:连线“健康广东” 走进科普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