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续写雅鲁藏布江“医路同行”的故事
▲周丹(右一)在墨脱县帮辛乡巡诊
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医生周丹的日记第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进墨脱的路,是用敬畏铺就的。”2025年3月29日,周丹踏上平均海拔1200米的土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
初到墨脱,周丹就了解到墨脱县人民医院有118名员工,医生只有38人,有的还是从乡里借调的,他们承担着全县1.48万人口的健康重任,平均寿命只有68岁。在第十批佛山援墨工作组的工作基础上,墨脱已建好3间手术室,能做阑尾炎跟胃肠穿孔手术。可作为墨脱县医院挂职副院长兼外科主任的周丹,想在继续开展甲状腺彩超引导下穿刺和乳腺微创手术的基础上,加紧外科梯队建设。
5月的一天,一名四川籍女子攥着乳腺结节检查单在诊室门口徘徊了3天,她红着眼睛问周丹“墨脱能做这样的手术吗?”周丹打开笔记本电脑,边播放自己在佛山的手术录像边笃定地回答:“你看这些缝合线的角度,在佛山是这样,在墨脱也是一样的。”手术那天,他特意让当地医生洛追站在主刀位置旁,自己则像块移动的路标:“消毒范围要超过病灶5cm”“止血钳的力度要像握鸟蛋”。当最后一针收线时,洛追突然说:“老师,我懂了。”这句话深深烙在了周丹的记忆里,从此之后他总会在手术室里摆着2把手术刀——一把自己用,另一把递在当地医生手里。
墨脱的乡镇分布零散,许多村寨隐藏在原始森林与峡谷之间,基层医疗服务的覆盖难度极大。每次下乡的越野车里,周丹总会在后备箱放3个大箱子,里面装着药品、便携式超声仪、缝合包。4个多月来,这些物资跟着他跑遍墨脱8个乡镇,为500多人次义诊,车轮碾过的山路加起来能绕雅鲁藏布江2圈。在朗杰岗村,78岁的次仁卓玛高血压多年未治,老人反复摩挲着周丹的白大褂,周丹觉察出老人的不安,就反复比画着用药时间,还画了张吃药时间表,圈出太阳和月亮,离开时,老人特地塞给他一把刚摘下的野核桃。
语言不通并没有成为周丹与当地群众沟通的障碍。短短几个月,墨脱民众的健康成了周丹难以割舍的羁绊。今年6月,一场山体滑坡突袭帮辛乡,他与当地十几名男性医护人员连夜搭建临时诊疗点,让大批民众得以转移安置。夜里,他给发烧的门巴族孩子喂药,孩子家长突然握着他的手说“你们是天上派来的”,掌心的老茧扎进周丹的心里暖暖的。
“周一外科缝合实训、周三急危重症演练、周五执业医师考点精讲……”在周丹宿舍的墙上,贴着一张特殊的“课程表”。“我们不仅要教他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他们怎么想。”周丹对同事说。他带教洛追时,会故意把止血钳放错位置,“老师这是在考我们。”洛追笑着说出这些经历,现在的他已经能独立完成疝气手术,手法像极了周丹。
此外,牵头制定《创伤服务救治流程》,完善创伤急诊急救的转运流程,组织外科进行《林芝市卫健局重点专科》规范建设,作为带教老师,周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当地的学生和医护人员,让全县医生都能掌握急诊急救基本技能。近5个月时间,科室里的年轻医生已能独立完成常见手术,妇产科护士也掌握了基础的产科急救技能,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墨脱医生迅速成长起来,成了墨脱医疗战线上的新生力量。
每一天,周丹撰写的外科诊疗规范都被严格执行着,他带教的3名医生也成了各科室的骨干,从“我们以前都这么做”到“我觉得手术方案可以调整”“能不能做得更好”,看到当地医生成长起来,周丹打心底里高兴,他说:“雅鲁藏布江在峡谷里奔涌,它在等待更多带着技术和热忱前来的医生,续写‘医路同行’的故事。”
(作者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