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人物 精进医术 消融偏见 守护身心健康 申振聪:“把患者当亲人,路就不会走偏” 王长奇:在患者绝望处播撒希望 罗健:一个把根扎进泥土的医生 许网溪:村民信赖的“健康管家”

当前版:第3版:人物
PDF原版下载
人物
03

罗健:一个把根扎进泥土的医生

周智梅

▲罗健(右一)弯腰为老人听诊

从校园到山区,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37年来,阳江市阳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罗健用行动证明:把根扎进泥土的医生,才是百姓最需要的“健康守护者”。

初心刻进泥土里

“我想回家乡给乡亲们看病。”1989年盛夏,中山医科大学的宿舍里,即将毕业的罗健被同学问及未来的打算,他目光坚定地说。当时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尚未改革,阳江市人事局已向他抛出橄榄枝——留在条件更为优越的阳江市区医院工作,本是顺理成章的选择。但罗健的答案早已在心中沉淀:“我生在山区,长在山区,见过太多乡亲因缺医少药耽误病情。如果连学医的都不回去,他们还能指望谁?”他主动向阳江市人事局提出分配申请,坚决要求回到家乡阳春工作。

面对同学“城市平台更好,回小地方没发展”的不解,亲戚“家里条件不好,回来图什么”的质疑,罗健只是沉默微笑。儿时,同村阿婆因山路阻隔错过抢救;少年时,邻家大叔被误诊后病情恶化……这些刻在记忆里的画面,成了他内心深处最沉重的牵挂。回到交通闭塞、医疗资源匮乏的家乡,罗健以一名内科医生的身份投入心内科临床一线,简陋的病房里,无数个深夜,他都在全力抢救危重病人,他用专业和热忱丈量着山区百姓对健康的渴望。1998年,33岁的罗健刚结束省级医院的进修,就带着先进的诊疗理念来到石望卫生院挂职院长。彼时的卫生院正濒临绝境——连续数月发不出工资,医疗设备陈旧不堪,医护人员人心涣散。从单纯治病到统筹全局,他的目光也从“一个患者”投向“一方百姓”。

“硬件要补,软件更要硬。”在石望卫生院,罗健一边四处奔波协调资源,为卫生院争取心电图机、B超仪等基础设备,亲自带队修缮住院病房,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一边聚焦产科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民生痛点,持续优化产科诊疗流程,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把民生短板转化为民生福祉的增长点。3年后,石望卫生院扭亏为盈,且在医疗质量与服务体验上完成了蜕变。

匠心暖在民生处

挂职结束后,罗健任阳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曾有一位29岁的患者因药物中毒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深夜来诊,罗健带领团队持续心肺复苏直至天亮,最终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得到了省级医院教授的高度肯定:“在基层能有这样的急救水平,了不起!”

岗位变了,“把每一件小事做到群众心坎里”的初心更坚。2003年,医院决定组建ICU,面对几乎空白的重症医学基础,罗健担起重任,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建立规范:制定标准化诊疗流程、开展呼吸机操作培训、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曾有一位大出血的产妇,在ICU救治期间突发危急情况,罗健当机立断邀请麻醉科、妇产科专家联合施救,在床旁实施剖宫产术+子宫动脉结扎术,最终母子平安。后来这个案例成为阳江地区重症产科急救的经典范例,而他带队打造的ICU也逐渐成为区域内颇具影响力的重症救治中心。

2005年,罗健升任阳春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分管护理、医保、收费、征兵体检等多项工作。在护理管理上,他秉持“护理质量就是患者生命质量”的理念,构建三级护理管理架构,统筹核心工作,并针对基层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牵头建立护士分层培训体系,实现全链条培养,不仅使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幅下降,患者满意度也从85%提升至95%。在医保管理中,他坚持“政策落实与服务优化并重”,严格对标国家政策建立监督机制,规范诊疗行为;开展医保政策宣教,精准审核资料,促进医院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考核中成绩优异。同时面对收费工作,罗健从制度与执行入手,落实物价政策,考核收费人员,强化过程监管,严格审核收费项目,监督收费动态,制定欠费管理方案,降低呆账率。面对征兵体检工作,他坚持“严字当头、细处着力”,带领团队制定标准化流程,每项指标双人核对、全程留痕,确保结果精准,医院也获评“阳春市征兵体检先进单位”。

情怀系在百姓心

“基层医疗的根,要扎进每一户农家。”这是罗健常挂在嘴边的话。2014年,他牵头开展“关注贫困群体·关爱身体健康”专项行动。9个月里,他带着团队跑遍全市309个村委会、34个居委会,为6000多名五保、低保及特困供养人员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有人劝他:“这么大工作量,应付下就行。”他摇摇头说:“体检不是终点,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期间,近700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民众因他的协调,通过专车接送、资金帮扶得以入院;还有1200份健康档案成了后续跟踪服务的“路线图”。一位长期卧床的老人曾拉着他的手说:“罗院长,你们来了,我们看病的胆子就大了!”

罗健认为,作为医生要勤于学习,处处为病人着想、真心对病人好;而办好医院,就必须抓好专科建设,通过培养人才、支持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他带领的“医疗下乡”从未间断:给乡镇卫生院送设备、传技术,为村民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在基层开展急救培训……他始终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他说:“山乡的健康,要靠我们主动走进去。”

(作者单位:阳江市阳春市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