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振聪:“把患者当亲人,路就不会走偏”
▲申振聪走进学校开展精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凌晨2点,肇庆市四会市贞山街四莲公路上,51岁的申振聪正驾车送一名精神障碍患者前往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原来半个小时前,他接到社区网格员电话,一名精神障碍患者突然发病,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砸东西。经他现场评估,该患者危险性达到3级,应立即转送上级专科医院。
成为合格的精防医生
手里攥着听诊器,面对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急症患者的申振聪,原本是贞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2016年9月,单位领导征求意见,问他是否愿意接手空缺已久的精防岗位,这个有着23年党龄的汉子一句“工作总要有人干”,就陷入精防工作“两眼摸黑”的境地。“这方面的工作一点经验也没有,跟临床完全是两码事。”申振聪说,精防工作要管排查建档、随访评估,还要懂应急处置、政策帮扶,自己第一次面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档案时,看着“被害妄想”“思维散漫”等专业术语发愣,连如何制定随访计划都要翻3遍工作指南。
从此,政策文件、规范书籍被他折得满是褶皱,笔记本里也写满了密密麻麻的问题:“利培酮的用药间隔怎么算?”“低保申请需要哪些病历材料?”……一有时间他就会带着这些问题前往市疾控中心慢病站三楼,逮着市里的专家同行问个遍;遇到上级专家来培训,别人只是记笔记他都是带着录音笔,散会后他又会追着专家把本子上的问题一个个问透。2019年,申振聪顺利通过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并拿到专科证书。“现在总算敢说自己是个合格的精防医生了。”申振聪笑着说。
用真诚敲开信任之门
2018年的一个午后,申振聪带着网格员第1次上门给高二学生小宇(化名)建档,“砰!”的一声,这重重的关门声让他至今难忘。“我们家没病人!你们走!”一个因学业压力诱发精神分裂症少年的母亲隔着防盗门吼道,门被狠狠地关上,小宇正蜷缩在沙发上喃喃自语。申振聪的手在门前半空悬着,那一下心像被针扎了。但转念想,这孩子才17岁,要是不管一辈子就毁了。
于是申振聪成了小宇家的“常客”。有时带着社区关爱帮扶小组的工作人员来聊政策,有时发微信分享心理健康知识和康复案例,看到小宇家窗户破了块玻璃,他就找师傅来修好。得知小宇父亲早逝、母亲打零工养家,他就拿着病历把医保、民政、残联等部门跑个遍,帮助办理特殊门诊和低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天,小宇的母亲突然红着眼圈递来一杯水:“申医生,以前是我糊涂。”数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申振聪趁机拿出长效针剂的宣传册:“这针能控制病情,政府有补贴,几乎不花钱。”2022年,持续治疗的小宇渐渐好转,并逐步融入社会。
还有去年的一个暴雨夜,申振聪接到电话“阿明(化名)又在马路上拦车了!”他抓起药箱冲进雨里,电动车在积水里打滑,他干脆脱了鞋光脚推着走。赶到现场时,患者阿明正站在路中间挥舞着树枝,嘴里喊着“有人要抓我!”申振聪慢慢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阿明,你看这糖,跟上次你说的草莓味一样不?”他记得阿明喜欢吃草莓糖,记得他发病时怕强光,记得他母亲有高血压……趁着阿明剥糖纸的功夫,申振聪轻轻握住他的胳膊,聊着“昨天菜市场的鱼很新鲜”“你妈妈最近有没有按时服降压药”等,直到对方情绪平复。
这样的案例和应急处置,申振聪每年要经历几十次。有次在随访路上被醉酒的患者吐了一身,他擦掉污渍继续聊病情;还有次深夜转诊患者,他在广州市的医院守到凌晨,第二天又一早赶回单位照常上班。同事们说他“疯魔”,他却指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患者名单:“这些人背后是一个个家庭,我多跑一步,他们就离正常生活近一步。”
“他是一位好医生。”
“他是一位好医生。”这是患者及家属对申振聪的评价。看着无法接近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申振聪面前平静下来,总有人问他的秘诀是什么,申振聪总是笑着说,自己没有秘诀,只是抱着一颗同理心罢了。
排查患者、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档案、定期随访评估、社区发药、健康体检、应急处置和紧急转诊等是申振聪的日常工作。在他眼里,做好贞山街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他的公文包里,总装着一沓政策宣传单:评残流程、救助标准、免费发药点……每个新政策出台,他都先吃透,再用大白话讲给患者听。“申医生,这药真的不要钱?”“你看,这文件写得一清二楚,你就放心吧!”
目前,申振聪在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289人,其中237名患者办理了特殊门诊,231名患者家庭申请到了低保,他还先后组织社区免费发药2300余人次。有一位患精神障碍多年的老陈(化名),妻子偏瘫在床。申振聪帮他办下评残后,每月能领政府补贴,他的儿子说:“以前觉得日子没盼头,现在申医生帮我们把路都铺好了。”
申振聪的手机里存着1314位患者或家属电话,办公室墙上的白板备注栏里写着:“小张(化名)周三复诊”“记得给王叔(化名)打电话,提醒他按时服药”等字样,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精防医生,用平凡岗位的坚守,在基层织起一张精神健康守护网。他认为,把患者当亲人,就会设身处地去为患者考虑。即使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心里也清楚,谁对他好,谁对他关心。
在申振聪家的书房里,办公桌抽屉锁着患者送给他的感谢信,有的字写得歪歪扭扭,也有的画着小红花,他都十分爱惜,其中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2022年肇庆市优秀医师”的荣誉证书,旁边压着一张纸条,上面还写着:“把患者当亲人,路就不会走偏。”
(作者单位:肇庆市四会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