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构建“线上+线下”心理服务矩阵
为社会治理注入“心”能量
肇庆讯 当前心理健康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肇庆市将相关工作纳入平安肇庆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构建起“线上+线下”社会心理服务矩阵,推动专业服务全覆盖,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市居民心理健康达标率为21.6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85%,孕产妇抑郁筛查率68%,老年人认知功能评估和抑郁筛查率为80.8%。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入选全国首批“睡眠障碍筛查基地”,获评省级科普大赛十佳团队。
搭建多元服务平台
肇庆以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核心,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心理卫生中心,该院重点强化医学心理门诊服务,加强早期干预科、睡眠医学、儿少心理等亚专科建设,解决市民各类心理问题。怀集县妇联等部门通过向县第三人民医院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妇女儿童、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心理评估等服务。目前,全市已有55家基层医疗机构可提供心理科诊疗服务。
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服务。市第三人民医院、怀集县第三人民医院、广宁县均开通免费热线。其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热线与“120”“110”实现联动,由专业团队轮值接听。自2020年热线开通以来,全市累计处理咨询超1.2万人次,成功干预高危案例101例次。
行业协作助力规范发展。2023年,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成立市医学会心理学分会和睡眠医学分会,吸纳150名会员,推动行业规范管理。同时,建立与综合医院等的双向转诊机制,累计接收转诊560人,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建强专业队伍
肇庆通过多种方式壮大心理服务队伍,为服务提供人才支撑。全市现有注册精神科医师204人、心理治疗师27人。2019年,以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怀集县第三人民医院专家为主要班底组建25人的心理救援队,参与突发事件援助,市第三人民医院定期开展培训,累计培训相关工作人员1200余人次。教育系统方面,每年举办全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师资培训班,覆盖400多所学校。“健康相伴·悦心同行”项目已有280多名志愿者,开展服务30场,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在协同机制方面,医校共建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市第三人民医院与多区教育局建立绿色通道,与高校共建“心理健康教学基地”。市教育局与卫健局联合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绿色转诊通道,医院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抑郁症及睡眠障碍筛查11万人次,建立档案8万多份。
跨机构共建心理门诊提升服务效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与肇庆高新区共建心理门诊,怀集县第三人民医院与县妇幼保健院设点共建儿童心理门诊,通过专家坐诊等提供支持,及时发现并转诊高危病例。以肇庆高新区为试点,市第三人民医院安排医师驻校,形成社区门诊为核心、教育和企事业单位为支撑、热线为脉络的服务模式,为学生及家长提供服务,完善家、校、医联动干预模式,有效降低青少年轻生和肇事肇祸等事件发生。
此外,肇庆积极营造心理健康宣传氛围,推进“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市第三人民医院科普团队开展“五进”活动,2023年以来进校园宣教115场、覆盖2.7万多人,进企业和社区82场、覆盖9000多人。同时创新科普形式,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传播知识,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为社会治理持续注入“心”能量。
(叶剑如)
栏目:健康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