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爱的滋养 从第一口奶开始 持续高温下无汗 需警惕热射病 主动脉夹层:识别致命疼痛信号 麻醉医生详解背后的安全考量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科学预防骨质疏松 守护健康骨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温小粤 甄晓洲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患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常见的骨骼慢性疾病,骨质疏松不仅可治疗,更能通过早期干预有效预防。因此,了解其成因、症状及预防方法,对减少骨折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及易发生骨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普遍。该病早期多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腰背痛或骨关节疼痛;身高缩短、驼背;骨折以髋部、脊柱、腕部多见,90%的骨折发生于跌倒后。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性别、遗传、饮食、生活习惯及身体状况等。随年龄增长,骨密度逐渐降低,患病风险增加;女性绝经期后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密度更易减少;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更高;此外,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会增加患病风险。

预防的核心在于保持骨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证光照及规避不良习惯,尤其中老年人群需早期干预,以减少骨折发生。

在营养摄入方面,人体每日需摄入1000mg钙元素,除通过牛奶、豆浆、虾皮、虾酱、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获取外,可额外补充500~600mg。选择钙剂时,需关注钙元素含量及类型,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建议适量晒太阳;老年人可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若明显低下,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需注意,饮用骨头汤补钙不可取,因其含较多脂肪和嘌呤,不利于健康。

运动训练对预防骨质疏松同样重要,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椭圆机训练、跳绳、游泳,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骨密度;无氧运动如杠铃、哑铃、负重深蹲、高位下拉、哑铃飞鸟等,能增加肌肉强度,刺激骨骼密度改善,有助于纠正严重骨质疏松。具体运动方式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咨询骨科医生,切勿勉强。

此外,中老年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采取措施保持骨骼健康;一旦确诊骨质疏松症,需及时就医治疗,以改善疼痛症状并预防骨折等并发症。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且90%的骨折源于跌倒,因此老年人务必做好防跌倒措施:居住环境尽早进行适老化改造,如保证地板平整、安装地灯,卫生间墙面安装扶手、尽量采用坐浴等;同时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避免过度节食及减少咖啡因摄入等,以降低患病风险。

若出现持续的腰背或肢体疼痛,请尽早就医!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