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滋养 从第一口奶开始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一位父母都渴望给予新生的“小宝贝”最纯粹的爱与呵护,这份爱往往从最初的喂养开始萌芽。在婴儿的成长旅程中,奶类作为至关重要的营养来源,其选择尤为关键,主要可分为母乳、配方奶粉以及针对特定健康需求的特殊治疗性配方奶粉。
母乳喂养:爱的第一道滋养
母乳被誉为最理想的婴儿食品,蕴含婴儿健康成长所需的营养素、能量及液体,足以支持足月婴儿健康成长至6个月大。母乳中的营养成分经过天然“设计”,易于婴儿娇嫩的消化系统吸收,且能随着婴儿的成长需求灵活调整成分,实现真正的“量身定制”。
世界卫生组织(WHO)强烈推荐,婴儿出生后前6个月坚持纯母乳喂养,以此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随后在逐步引入辅食的同时,母乳喂养应持续至孩子2岁,确保其获得全面的营养保障。
判断母乳是否充足,可观察婴儿的体重增长、睡眠质量和尿量:若婴儿体重稳步上升、睡眠安稳,且每日尿量超过6次,通常是母乳充足的积极信号。
尽管母乳喂养益处显著,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以下情形,母乳喂养需谨慎或避免。
婴儿方面: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婴儿,因无法代谢乳糖,需采用特殊饮食。
母亲方面:患有活动性结核病,或携带人类T-细胞淋巴病毒Ⅰ型/Ⅱ型,存在传染风险;接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或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环境,可能通过乳汁传递辐射风险;正在服用抗代谢药物、化疗药物或特定禁忌药物,药物成分可能影响婴儿健康;有吸毒或药物滥用史,乳汁安全性无法保障;乳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病毒可能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给婴儿;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乳喂养是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患有严重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肝肾疾病、高血压伴器官损害、严重精神病、频繁癫痫发作或先天代谢性疾病,哺乳可能加重自身病情。
部分母乳喂养:灵活应对 爱不停歇
当母乳供应不足时,可采用部分母乳喂养策略,结合配方奶粉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主要方式包括补授法和代授法:补授法是每次先让婴儿充分吸吮母乳,待两侧乳房排空后,再根据需求补充适量配方奶粉,适用于0~6个月婴儿,旨在“缺多少补多少”,同时刺激母乳分泌以保持母乳喂养的连续性;代授法是直接使用配方奶粉替代一次母乳喂养,适用于准备逐步断奶的婴儿,帮助其逐渐适应配方奶粉,为完全断奶过渡。
此外,人乳喂养的范畴还包括接受其他健康乳母的捐赠乳汁或利用人乳库资源。部分医院已建立公益母乳库,接收符合条件的捐赠母乳,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住院早产儿,为这些脆弱的生命提供宝贵的营养支持。
人工喂养:科学配方同样传递爱
在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完全依赖配方奶粉或其他经过严格筛选的兽乳进行喂养,即人工喂养。以市面上常见的婴儿配方奶粉为例,每100g通常能提供约500kcal(千卡)的能量。对于小于6个月的婴儿,每日能量需求约为每千克体重90kcal,因此大致需要每千克体重18g的配方奶粉(换算成液体形式,约每千克体重135ml)。
正确的奶粉调配方法直接关系到婴儿能否获得均衡营养。调配时,应使用奶粉包装内附带的专用小勺,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与温水混合。“一平勺”指自然舀取后轻轻刮平的量,避免摇晃或敲击勺子,防止奶粉量过多导致奶液浓度过高,增加婴儿消化负担。
针对特殊健康需求的婴儿,市场上有多种特殊配方奶粉可供选择:无乳糖配方奶粉专为乳糖不耐受的婴儿设计,通过去除或减少乳糖含量避免消化不适;部分水解配方奶粉通过部分水解蛋白质降低过敏风险,适合轻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深度水解配方奶粉进一步水解蛋白质,适用于中度至重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提供更安全的营养选择;氨基酸配方奶粉完全由氨基酸构成,不含任何蛋白质分子,专为严重牛奶蛋白过敏或无法耐受水解蛋白的婴儿定制;早产儿配方奶粉针对早产儿的特殊营养需求,提高热量和营养密度以支持其快速追赶生长;代谢障碍配方奶粉则针对苯丙酮尿症(PKU)等特定代谢性疾病,通过调整营养成分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在选择和调整特殊配方奶粉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确保所选产品完全符合婴儿的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让爱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