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和茶致贫血? 科学饮用无须惧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咖啡与茶已成为许多职场人士日常提神的必备饮品。不过,关于这2种饮品是否会导致贫血的争论从未停止。最近,“咖啡加茶可能引发贫血”的话题再度引起热议,不少人开始担心长期饮用这2种饮品会导致贫血。
近期,黄女士(化名)频繁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她怀疑自己营养不良,于是前往医院营养科就诊,被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在拿到医生开的药物后,她注意到药盒上明确写着“服药期间禁止饮茶和咖啡”。这让她非常困惑:难道自己贫血真的是因为每天喝咖啡造成的吗?实际上,网络上有很多人与黄女士有相似的经历,纷纷质疑贫血与长期饮用咖啡和茶有关。但医学研究指出,不考虑剂量和饮用方式而谈论危害是不科学的。
贫血的医学定义及成因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医学上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贫血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铁元素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不足、遗传性血液疾病等。其中,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与日常饮食中铁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有关。
咖啡、茶与贫血的解析
咖啡中的多酚、咖啡因和植酸等成分,可与植物性食物来源的非血红素铁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复合物,降低铁的生物利用度;不过,这些成分对来自动物性食物(如红肉、肝脏)的血红素铁吸收影响较小。科学研究表明,咖啡对单次进餐中铁吸收的抑制作用约为6%,且若饮用咖啡与进食含铁食物的时间间隔超1小时,这种抑制效果基本可忽略。
茶叶中的鞣酸易与食物中铁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复合物,妨碍铁吸收。但仅在个体大量饮用浓茶,且长期饮食中铁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才可能实际影响铁吸收。对多数人而言,日常饮茶量对铁吸收影响甚微,不足以直接引发贫血。
咖啡与茶健康饮用方法
为保障健康,咖啡与茶的饮用需遵循科学方法。在饮用量方面,建议健康成人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210~400mg(约3~5杯咖啡),茶叶用量控制在12g左右,分3~4次冲泡。饮用时间上,应避免餐前餐后立即饮用,尤其在进食红肉、豆类等含铁食物后,至少间隔1小时再饮用咖啡或茶。饮食搭配时,食用含铁食物可搭配柠檬、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以促进铁吸收。此外,还需保证铁源摄入的多样性,适当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占比。对于咖啡和茶饮用量较大的人群,若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疑似贫血症状,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体内铁储备水平。
多项权威医学研究证明,在科学控制饮用量和饮用时间的前提下,咖啡和茶完全可以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健康人群不必过分担心它们会导致贫血。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预防贫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