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年轻化:别忽视 早防治
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数据显示,30~40岁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正快速上升。若不及时管理血压,50岁左右可能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不过,通过科学防治,年轻人能够有效控制血压。
血压年轻化受多种因素影响
可改变因素方面,不良生活习惯是主因:长期高盐高脂饮食、依赖外卖、作息不规律、熬夜,均会损害血管健康;吸烟和过量饮酒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压调节;肥胖常伴随代谢紊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长期压力和负面情绪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血压升高。
不可改变因素方面,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防治高血压准确测量是关键
建议采用经认证的电子袖带式血压计,在平静状态下进行居家血压监测。规范流程为:每日早晚各测1次,早上在服药前,晚上睡前半小时;测量前半小时避免运动、进食、吸烟及饮用刺激性饮品;测量时静坐5分钟,双脚着地,袖带与心脏同高。同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不适症状,供医生诊断参考。
年轻患者用药存在两大误区
抗拒服药和擅自停药。抗拒服药会使血管长期受高压冲击,引发血管破裂或动脉粥样硬化;擅自停药易致血压反弹,危害更大。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和调整,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饮食调控遵循“三低一高”原则
低盐,每日食盐不超5g;低脂,减少高胆固醇食物,选择优质蛋白;低糖,控制糖分摄入,避免果糖饮料;高钾,多吃绿叶蔬菜、香蕉、菠菜等补钾食物。简单饮食调整,如用香料替代部分盐、增加蔬果摄入,有助于稳定血压。
年轻人高血压多表现为舒张压升高,与血管弹性好、生活压力大相关。熬夜和紧张激活交感神经,加快心率,推高舒张压。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坚持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在医生指导下学习减压技巧。部分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减少甚至停用药物。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供稿)
栏目:连线“健康广东” 走进科普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