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鱼珠街道筑牢蚊媒传染病防线
守护居民健康
鱼珠街道位于广州市黄埔区西南部,气候湿热,人口密度高且流动性大,是登革热防控的重点区域。该街道深刻认清辖内登革热疫情形势,以“预防为主、联防联控、科学治理”原则,立足地域实际,构建起“组织保障+机制创新+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四位一体登革热防控体系。
依托公共卫生委员会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鱼珠街道下设6支专业队伍,开展紧急灭蚊消杀、蚊媒孳生地巡查清除、入户调查清积水等,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协同抓”的三级责任体系。今年创新建立“专项保障+动态追加”经费机制,累计投入50万元用于引进社会化服务项目、病媒生物防制重难点攻坚及应急消杀储备。该街道还整合科室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212人次成立入户清积水调查组,展开入户调查;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防蚊灭蚊、孳生地识别等专业培训6场,覆盖300人次;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环卫保洁人员构成的巡查清除组,累计巡查点位584个;联合区级应急队伍形成“15分钟应急响应圈”,实现专业力量全域覆盖。
鱼珠街道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机制,对上对接区卫生健康局、区疾控中心获取实时技术指导,对下将10个社区划分为35个网格,落实“定人、定岗、定责”制度;横向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疫情监测日报制,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借鉴疫情防控“三人小组”经验,鱼珠街道组建由街道干部、社区网格员、社卫中心医生构成的10支防控小组,累计上门排查重点场所123处,整改孳生隐患50个。
该街道还针对不同场所实施分类包干督导。如综合执法办监督辖内建筑工地落实“一周两清”制度,督促整改问题36项;城管办将7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纳入全域服务治理,实现小区蚊媒孳生地动态清零;综合发展中心督导旧改项目公司实施老人安置区蚊媒防制;公服办为300名老年人提供上门灭蚊服务,特殊群体防护覆盖率达100%;党群服务中心负责督促辖内7所中小学校、11所幼儿园落实防控措施;各社区负责组织各自辖内机团单位开展联防联控。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发力,实现“1+1>2”的效果。
鱼珠街道针对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攻坚。今年,辖内累计清除各类型积水5800处,对重点点位实施“每日一巡、每周回头看”,整改到位率100%。同时,街道组织社区开展集中整治23次;清理中大型杂物堆放处15处、卫生死角210个;组织开展公共外环境常态化灭蚊消杀65次,覆盖面积2万平方米。
为筑牢全民防控思想防线,鱼珠街道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络。线上推送登革热防控知识以及相关小视频等63条次,阅读量近6万次;线下设置宣传栏12个,悬挂横额100条,发放宣传手册25000份,张贴防控指引及《致居民的一封信》5630张;结合居民活动举办户外宣传30场。
针对学校及托幼机构、老人安置房、工地等登革热聚集性疫情易发多发场所,该街道开展登革热防控“三进(进校园、进养老机构、进工地)”专题宣讲,今年累计覆盖人群超过2600人。
通过系统化、精准化防控措施,鱼珠街道登革热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7月上旬,辖区未出现登革热病例,蚊媒密度维持在安全区间,群众登革热防控知识知晓率达95%。
下一步,鱼珠街道将持续发挥街道及村居两级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平台统筹协调作用,组织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完善“预防—整治—宣教—应急”全链条登革热防控机制。
(作者单位:黄埔区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