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家有“小胖墩”? 科学方法助力儿童体重管理 科学抗癌的重要一环 读懂身体的“能量账本” 科学控制体重 助力健康孕育 素食不当,脂肪肝反增? 健康瘦身不反弹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素食不当,脂肪肝反增?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言晨绮 张秋芳

日常健康管理中,常会出现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比如,市民李女士(化名)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有轻度脂肪肝。她觉得只要通过饮食控制,戒掉荤腥和油脂,等体重降下来,脂肪肝自然就会好转。此后半年,她一日三餐只吃水煮绿叶菜,主食也选择蒸杂粮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李女士的体重确实减轻了10斤,本以为脂肪肝也得到了改善。可当她再次进行超声复查时发现,原本轻度的脂肪肝不仅没有好转,还加重成了中重度。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体重下降了,内脏脂肪却增多了呢?

认识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因各种原因致使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而引发的病变。随着经济发展与饮食结构变化,脂肪肝已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通常脂肪肝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若不加以控制,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进而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健康。

脂肪肝高危人群

超重与肥胖者:体重超标人群是脂肪肝高发群体,肝内脂肪堆积程度与体重呈正相关。当体内脂类物质过多,肝内载脂蛋白(一种蛋白质)无法结合全部脂肪,多余脂肪便会在肝细胞中沉积,形成肥胖性脂肪肝。

不均衡减肥及营养不良者:部分通过节食、不吃肉类减肥的人群,以及本身消瘦者,易出现营养不良型脂肪肝。正常情况下,肝脏内存在一定脂肪,需借助载脂蛋白转运出肝脏。而这类人群体内蛋白质含量不足,致使肝脏内负责运输脂肪的蛋白质大幅减少,从而引发脂肪肝。这也解释了李女士吃素减肥后,脂肪肝反而加重的现象。

长期饮酒者: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饮酒量和持续时间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直接相关。酒精在肝脏代谢产生的乙醛,可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这便是“饮酒伤肝”的原因所在。

糖尿病患者:脂肪肝与高脂、高糖饮食相关。糖尿病患者因存在胰岛素抵抗,无法及时分解利用葡萄糖,相较常人更易患上脂肪肝。

药物影响人群:肝脏是药物分解的主要场所。四环素、环己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药物或化学毒物,长期服用降脂药等,均会干扰脂蛋白代谢,损害肝脏健康。

科学“抗脂”方法

合理控制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控制体重是预防与改善脂肪肝的关键,应通过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系统评估制定减重方案。饮食上,每日油脂摄入量应低于25g,减少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增加鱼、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食物;控制精制碳水,搭配粗杂粮(但胃肠道疾病或肝硬化患者需注意);保证每日300~500g蔬菜、200~350g低糖水果摄入,避免用果汁替代。同时规律进餐,定时定量,晚餐后尽量不再进食。

严格禁酒:脂肪肝患者,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禁酒。研究显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禁酒后4~6周,肝内沉积的脂肪可减少至正常水平。

补充优质蛋白:蛋白质能以脂蛋白形式,帮助清除肝内积存的脂肪,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建议每日2/3的蛋白质来自鱼、虾、瘦肉、鸡蛋、奶类、豆类等优质蛋白源。

坚持运动:每周累计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游泳,并进行2~3次抗阻运动。运动前需评估安全性,运动中注意心率和身体反应。

栏目:体重健康策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