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体重管理:
科学抗癌的重要一环
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体重变化犹如一个“无声的健康指标”。研究表明,约40%~80%的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其中高达20%的患者因恶病质而危及生命。这些数据表明:体重管理是肿瘤综合治疗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体重失衡对癌症患者的威胁
肥胖不仅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高危因素,还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肥胖与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13种癌症风险相关,超重或肥胖的肿瘤患者癌症复发率更高,术后感染风险大且生存期短。临床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30的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增加33%。
肿瘤本身的高消耗及治疗副作用(如化疗引发的恶心呕吐、吸收障碍、厌食等),常致使肿瘤患者体重减轻,尤其是肌肉流失。而肌肉是免疫力的重要“储备库”,体重下降意味着免疫力降低,患者对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也随之下降。权威数据显示,肌肉量每减少5%,死亡风险增加10%,若不及时干预,病程进展可能引发严重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显著缩短生存期并降低生活质量 。
由此可见,保持不胖不瘦的健康体重是肿瘤患者抗癌的良好状态。目前,体重指数(BMI)是广泛使用的衡量胖瘦的简易评估指标,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2(m)。不过BMI存在局限性,无法区分肌肉和脂肪对体重的影响,也会忽略脂肪分布差异(内脏脂肪危害大于皮下脂肪),因此建议结合腰围、体脂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
肿瘤患者应保持健康体重
饮食方面,保持多样化,做到荤素与粗细搭配,减少精白米面摄入;保证高蛋白饮食,肝肾功能正常者推荐每日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g,优先选择优质蛋白且低脂食物;注重蔬菜和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饮食清淡,限制精制糖,避免腌制、煎炸及油腻食物,同时戒烟限酒。
体重管理上,应每周1~2次在早上空腹、排便后、着轻便衣物称重并记录,同时观察进食量变化,若摄食量显著下降且持续多天,需及时就医。
运动方面,运动不仅能改善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代谢途径、预防肿瘤发生,还可改善食欲和消化功能、减少肌肉丢失,建议每周进行3次及以上,每次20~30分钟。
体重管理是肿瘤治疗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营养和健康的体重,能为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提供有力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对抗疾病。
栏目:体重健康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