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人物 走近护士 感受护理温度凝聚的生命之光 李明秀:让工作尽善尽美 卢月芝:患者的“陪聊员” 邱新香:坚守燕尾帽下的誓言 陈惜遂:以静脉导管技术守护生命线 钟汉平: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黄燕梅:革新护理管理 优化护理服务 张德妤:一切付出都值得 周玉华:护理岗位平凡却重要 高丽娟: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詹文英:治疗疾病 传递希望

当前版:第3版:人物
PDF原版下载
人物
03

张德妤:一切付出都值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他们的双眸,我可以看到他们的故事,总是去安慰。” 张德妤说。作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援外医疗团队的一员,她曾2次赴马尔代夫参与中马眼科中心二期建设项目,是项目组3名长期医护人员中唯一的护士,在胡鲁马累医院度过了半年多时光。

“当时,中马眼科中心几乎只剩下一个牌匾,原本的医生已经离职,护士也换了一大批。3年前捐赠的仪器因闲置太久,加上当地潮湿环境侵蚀,仅剩一台陈旧而模糊的显微镜可供使用。”张德妤回忆。中马眼科中心项目于2019年启动,可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刚建成雏形就受疫情影响被迫中断。

2023年项目重启,中马眼科中心二期项目的重心也从过去的“输血”向“造血”转移,张德妤不仅为当地护理人员制定了从眼科门诊操作到手术巡回配合、从理论到实践的专业培训计划,还和队员们一起主动学习当地语言迪维希语,梳理并制定患者围手术期全流程管理制度,制作围手术期健康宣教视频和资料,并组织翻译成迪维希语,方便当地医护人员使用。

2023年底,马尔代夫医护人员从中山眼科中心学成归来,她带病参与考核验收,见证了“带不走的医疗队”初具雏形。2024年底,当地的医护人员已能够独立完成白内障手术,当地患者候诊时间半年以上成为历史。张德妤表示,看着为马尔代夫打造的“带不走”的眼科中心,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能成为中山眼科中心援外医疗团队中的一员,自己是幸运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供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