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瘙痒、疹子与皮肤溃烂:
警惕静脉曲张的隐形危害
临床实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因下肢皮肤瘙痒、出现疹子甚至皮肤溃烂而前往皮肤科就诊的患者,最终发现其根源竟是下肢静脉曲张。这一现象让许多患者感到困惑,为何皮肤问题需要血管外科医生介入?
许多患者经历过下肢皮肤反复出现红色疹子,伴有剧烈瘙痒。为了缓解症状,他们尝试用盐水清洗、辣椒面涂抹、热水烫洗或涂抹各种软膏,初期似乎有所缓解,但问题始终无法根治。这些患者通常会选择到皮肤科就诊,常被诊断为湿疹、营养不良性湿疹或静脉性湿疹,中医则可能认为是湿毒淤积所致。虽然经过中药药浴和外用药物治疗后症状暂时消失,但很快又会复发,反复治疗无效。
实际上,很多下肢皮疹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其症状多由静脉曲张引起,西医称之为“静脉性湿疹”。这类患者几乎都伴有下肢静脉曲张,仅对局部皮疹进行治疗无法根治,病情极易反复,最终可能导致局部色素沉着甚至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静脉曲张与皮疹的关联在于其形成的解剖因素。正常情况下,血液从心脏经动脉到达脚趾末梢,再经静脉回流至心脏,下肢大隐静脉是其中的重要通道。当静脉瓣膜受损时,血液回流受阻,血管承受压力增大,逐渐扩张形成静脉曲张。随着瓣膜损伤加重,静脉曲张恶化,并发症随之而来,皮疹便是其中之一。由于血液淤积,动脉血难以充分供应养分,局部缺氧,毒素堆积,皮肤失去滋养,出现皮疹和溃疡。
下肢瘙痒和溃烂只是静脉曲张引发的部分症状,静脉曲张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仍是治疗的金标准。传统的外科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需麻醉、术后卧床,术前需插尿管。而经过技术改良的微创手术,仅需局部麻醉,无须插尿管,术后即可下床行走,创伤小,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还可选择静脉腔内射频治疗,这是一种微创美容手术,同样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术后即可下床,费用相对较高。
如今,静脉曲张的美容微创治疗已逐渐普及,患者无须过度担忧,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摆脱病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