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基层 晋级国家A档 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看病难”到 “放心治”的蝶变 擦亮健康幸福生活底色 广东多地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 构筑职业健康卫生监督网底 高温“护新” 维护户外劳动者身心健康

当前版:第3版:基层
PDF原版下载
基层
03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

晋级国家A档 实现跨越式发展

罗方平

▲黄圃人民医院联合义诊现场

▲中山市人民医院医联体专家正在指导查房

近日,2023年度国家公立综合医院绩效监测结果揭晓,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以全国同级医院前20%的优异成绩跻身最高档A档。在与中山市人民医院构建紧密型医联体的2年间,黄圃人民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蜕变为三级综合医院、中山北部区域中心医院,有国家级胸痛中心、广东省防治卒中中心等“国字号”“省字号”招牌落户,切实让中山市北部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疗资源。

管理+技术 赋能区域医疗升级

“以前去市区医院来回要3小时,现在家门口就能找三甲专家。”83岁的陈伯在黄圃人民医院完成癌症手术后一周康复出院,他表示,“2个肿瘤切除手术只用了2小时,医保报销比例更高。”2022年7月,在黄圃镇党委、政府的统筹下,中山市人民医院与黄圃人民医院签署医联体合作框架协议,成立由三方组成的医联体管委会,由市人民医院安排副院长担任管委会主任,先后选派3名管理技术骨干担任黄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将市人民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带到黄圃人民医院,累计向该院输出管理制度138项,实现了从运营管理到学科建设的全链条赋能。“选派管理团队和专家骨干,将三甲医院的管理规范、技术标准系统化下沉,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的关键举措。”中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斌飞说。

为了做到技术上全方位帮扶,市人民医院有40余位高级职称专家常态化坐诊黄圃人民医院,60余位专家轮值下沉,几乎覆盖了该院的全部专科。通过市人民医院的专家每周定期前来查房、会诊,开展技术指导,以及疑难复杂病例直通市人民医院救治等方式,2年多来,黄圃人民医院开展新技术70项,收治病种从1257个增至1433个,疑难危重病人占比从17%提升至23%,病例组合指数(CMI)值达1.08(同比升7%),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能力指数2.92(同比升9%)。

其中,心胸外科的蜕变尤为显著。现黄圃人民医院已能独立完成肺癌根治术等四级手术,2024年胸外科手术超80台,本地团队主刀率超50%。“过去重症患者必须转诊,现在本院就能治,抢救时间还缩短1小时以上。”黄圃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感慨道,“市人民医院专家‘传帮带’让我们的专科能力实现了‘三级跳’。”

输血+造血 优质医疗服务留在“家门口”

名医下沉让黄圃人民医院的技术短板变成了优势,2023~2024年,该院医疗服务能力连续2年提升20%以上。为进一步延伸公共医疗服务手臂,将优质医联体服务下沉至镇村最基层,市人民医院党委和黄圃人民医院党委联合打造“红心网格、健康服务”项目,为1683名横档村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有127名慢性病患者获全程跟踪,还有急危重症患者转诊实现医联体内“直通车”。医联体建设带来的民生温度,使得选择留在黄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日均提升50%,异地就医比例达37.8%。横档村有村民称赞道:“现在不仅能看病,还能享受全周期健康管理,太好了!”

“医联体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筑牢分级诊疗根基。”李斌飞说,“通过市人民医院深度赋能黄圃人民医院,显著提升了镇域医疗服务能力。”如今,黄圃人民医院已建成三级综合医院、中山北部区域中心医院、中山市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连续3年中山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获评优秀等次。医联体也不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帮助黄圃人民医院建立“造血”能力。据统计,通过人才共育计划,近2年黄圃人民医院共引进中高级职称人才25人、硕博学历40人,且有85名骨干赴市人民医院进修。

“健康是群众最关切的需求,引入市级资源,就是要提升中山市北部民众的医疗服务承载力。我们支持医院升级基础设施、引进人才,就是要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来’。”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说。从“二甲”到“三级”,再到“国家A档”,黄圃人民医院不仅实现了蜕变,还将继续依托医联体平台建设中山北部急危重症救治中心,重点提升肿瘤、心脑血管等专科能力,让民众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单位:黄圃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