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夏日甜蜜陷阱 筑牢“可乐龋”防御线
夏日冰可乐、气泡水、果汁、奶茶等含糖饮料热销,悄悄引发“可乐龋”口腔危机。“可乐龋”导致牙齿变薄、发黄、冷热敏感、出现龋齿,被口腔专家称为“甜蜜围剿战”。
“可乐龋” 并非医学术语,是牙医们对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含糖饮料所致牙齿酸蚀、蛀牙的统称,饮料中的糖分与酸性物质协同损害牙齿。
牙齿“酸爽”灾难
细菌产酸。每喝1口含糖饮料,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以蔗糖为原料快速产酸,20秒内即可将蔗糖转化为强腐蚀性的有机酸,如同“细菌拆迁队”持续破坏牙体组织。
破坏牙釉质。碳酸饮料(如可乐、雪碧)pH值多为2.5~3.5,强酸性会使牙釉质脱矿软化。美国牙科协会(ADA)指出,饮用碳酸饮料后口腔pH值需30分钟以上才能恢复中性,频繁饮用会导致牙釉质不可逆磨损,出现牙齿变薄、敏感、透明边缘等问题。
慢饮持续酸蚀。小口慢饮冰饮时,牙齿接触糖酸的时间延长。以1罐330ml可乐为例,用吸管嘬饮1小时,相当于牙齿持续酸蚀 60 分钟。
口腔清洁不足。若不经常刷牙,口腔内的酸性物质无法及时清除,会持续侵蚀牙齿,加重损害。
破坏外观结构。牙齿从透亮白瓷状变为磨砂玻璃质感,出现黑缝、黄斑,前牙易形成标志性“环形龋”(类似被橡皮筋勒出的凹陷带)。长期饮用含糖饮料,牙齿每年可“瘦身”8~12μm,牙釉质持续磨损。
冷热敏感暴击。牙齿对冷热刺激反应剧烈(如咬冰棍打战、喝热汤疼痛),严重时可引发牙神经剧痛,影响正常饮食与生活。
防龋作战技巧
优化饮用方式。在10 分钟内喝完饮料,比慢嘬2小时的伤害减半;饮用后立即用清水漱口,中和口腔酸性环境,避免用舌头舔牙加剧酸蚀。
吸管防护法。使用弯头吸管可使前牙接触饮料面积减少70%,后牙减少45%,避免饮料直接冲刷牙齿敏感区。
刷牙冷却期。喝完饮料后等待30分钟再刷牙,让牙釉质恢复;期间可用含氟漱口水辅助清洁,夜间用牙线清理牙缝残渣。
饮食替代方案。选择低糖饮品如无糖茶、椰子水或自制水果水;搭配高纤维食物如苹果、芹菜等,刺激唾液分泌清洁牙齿。
专业防护措施。涂氟护牙,每半年涂氟可使龋齿发生率降低 40%,如同给牙齿穿 “防弹衣”。窝沟封闭,儿童恒磨牙做窝沟封闭后,8年内龋坏率仅为1.5%,可有效阻挡蛀虫侵蚀。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 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