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三院创建DeepGuide膜解剖实时导航系统
实现术中“筋膜透视”
广州讯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对外发布其首创的DeepGuide膜解剖实时导航系统。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标志着我国在精准外科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传统腹腔镜就像雾中行车,而DeepGuide模导航为外科医生装上了‘透视眼’。”中山三院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卫洪波教授指出,膜解剖被誉为现代外科的“导航地图”,“切得准、治得好、功能全”的手术效果取决于术中对膜的精准识别。但在复杂手术中,薄如蝉翼的筋膜层常因辨识困难导致误伤。
“不同的人体组织的结构和成分不同,组织的自发荧光、吸光度等光学指标不同。”卫洪波团队创新研究发现:激发筋膜自发荧光形成天然对比剂。“这相当于给筋膜层打上生物荧光标记,无需任何造影剂。”
因此,DeepGuide膜解剖实时导航系统应运而生,能够与筋膜组织成分产生独特“光对话”,通过光吸收差异强化解剖界面,术中实时呈现金色筋膜边界。
该系统使手术平面分离精度达亚毫米级,有效保护自主神经丛,并促进系膜完整切除,使手术根治效果得到更显著提升。在该技术辅助下,胃肠道相关术式出血量减少4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2~3天。
展望未来,卫洪波透露团队正在研发第二代智能导航系统。系统将具备更精准的神经束、血管和癌变淋巴结识别能力,并实现术中实时风险预警。该技术有望拓展至妇科、泌尿外科领域,重塑微创手术标准体系。
(周晋安 甄晓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