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眼泪带脓莫轻视 警防慢性泪囊炎 产前筛查护航 避免“玻璃宝宝” 春季体重管理 有氧攻略先行 直面学生肥胖难题 打造健康居家防线 了解痛风 打败痛风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了解痛风 打败痛风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李亮亮 张晓辉

聚餐时频繁摄入的海鲜、饮用的啤酒,均在不经意间为痛风的发病埋下伏笔。29岁的小浩患痛风10余年,左足大拇趾痛风结节存在6年,因破溃感染入院。X线检查结果显示,其拇趾第一跖趾关节大部分骨头已被痛风侵蚀,骨缺损约4cm。

经系统治疗,小浩的剧痛得到缓解。目前,小浩需再次住院接受二期植骨融合手术。医生提醒,痛风患者术后务必调节饮食,若尿酸控制不佳,痛风很可能复发。

揭开痛风本质

痛风作为人类古老的代谢性疾病,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便被记载,因早期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13 世纪时人们甚至将其归因于魔鬼啃咬脚趾。痛风发作时疼痛异常,被称作 “疼痛之冠”,首次发作即便不治疗,3~7 天也可自然痊愈,来去如风,因而得此名。

痛风的本质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血尿酸升高引发的疾病。尿酸水平因性别而异,男性正常水平为 150~416μmol/L,女性正常水平为 89~357μmol/L,超出该区间最高值即为高尿酸血症。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会发展成痛风,但血尿酸水平越高,发展为痛风的概率越大。随着血尿酸浓度持续上升,约5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出现痛风结石。

认识痛风结石

痛风发病时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引发痛风结石,痛风结石的本质是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发慢性炎症与纤维组织增生。痛风结石可出现在人体多个部位,耳轮最为常见,第一跖趾关节、指、腕等部位也较为多发,少数情况下还会出现在鼻软骨、心瓣膜等特殊部位。若不及时清理和控制痛风结石,会侵蚀骨骼,引发骨骼剧痛,若放任痛风持续发展,还会影响肾脏,增加肾结石的发病风险。

积极预防治疗

在药物治疗高尿酸的同时,还需多方面调整生活与饮食习惯:

充足饮水。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避免浓茶、咖啡。每天水分摄入量保持在1500~3000ml,少量多次饮用,控制每天排尿量在2000ml左右。

调整饮食。秉持清淡饮食原则,多食用新鲜果蔬,借助碱性蔬果让尿液PH酸碱度维持在 6.6 左右,促进尿酸盐排出。避免大量进食花生、豆类、牛肉、鱼虾类、炖肉、卤肉等高嘌呤食物及发酵食物。夏季可多食西瓜、冬瓜等,既消热解暑,又有利尿作用。可适当摄入低脂奶制品,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病概率;也可食用豆腐脑、豆浆等豆制品,弥补因限制红肉摄入导致的蛋白质缺失,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避免酒精。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出,升高尿酸水平,从而诱发痛风。患者需严格戒酒,尤其要避免啤酒与海鲜搭配食用。

运动减重。通过瑜伽、健身、慢跑等有氧运动消耗体内多余脂肪,控制体重增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