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江门市蓬江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以“智”驱动服务升级
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成为推动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江门市蓬江区卫生健康局全力推动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创新发展。其中,环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胆创新,率先采用购买服务模式,引入专业的信息化技术团队,将信息化手段深度融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个环节,着力攻克基层公卫服务中的痛点难点。
创新服务模式 激发服务活力
环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全区22.85万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面临巨大的服务压力。为破解服务力量不足、人力物力紧张、质控难度大等难题,该中心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引入专业信息化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具备专业资质和服务能力的第三方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质量标准、考核指标等,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服务的新格局。
2024年,环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该服务模式,在全区基本公共卫生考核中名列前茅。
信息化深度融合 提升管理效能
引入社会化信息系统后,环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智能机器人模型实现高效的质控管理,不仅能够同时核对多个表格、分析服务数据,自动识别异常情况,还能及时预警并生成整改建议,为群众提供更高效、精准、透明的健康服务,也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注入智能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新动力。
截至2024年12月,智能化机器人在多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效。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方面,利用智能技术对辖区21.8万条居民档案全量数据进行深度扫描与分析,精准定位到2.6万条存在问题的数据条目,并迅速完成修正,确保居民健康档案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在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方面,智能化机器人成功辅助检查录入2712份,修改不符合规范的体检表3.5万份,自动检索市平台调阅的就诊信息21.8万人次,核实确认慢病患者11204人,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在慢病随访数据质量管控上,智能机器人针对13.3万条高血压随访记录和7万条糖尿病随访记录,分批次进行审核、去重和修改,实现多批次连续、自动化处理流程,极大提升数据质量与管理效率。在儿童家庭医生签约建档工作中,智能化机器人按照精确程序处理1175份儿童建档和签约数据,确保每一个数据录入与核对环节严谨无误。在妇幼保健工作中,智能化机器人承担产妇5次产前检查打钩核实、母亲身份证采集儿童手册号加姓名等核查工作,凭借高度的准确性有效减少人工操作失误,保障妇幼健康服务的高质量开展。
强化人员培训 筑牢信息防线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环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度重视人员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内部工作人员参加信息化技术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授课。同时,在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该中心始终将数据安全视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对居民健康信息等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与传输,防止数据泄露与篡改,并严格设置用户访问权限,根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需要,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处理相关数据。
蓬江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专业智能化系统的这一经验为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更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接下来,蓬江区卫生健康局将继续深化信息化应用,总结推广环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