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编者按: 药物减肥警惕副作用和反弹风险 解锁春分养生减肥密码 吃动两平衡 健康一辈子 春分时令话睡眠 流感预防不松懈 蚊虫防控正当时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解锁春分养生减肥密码

广东省中医院 李艳

问:春分时节,应该如何养生?

答:春分养生关键在于 “调和”,通过规律作息与自然同步,饮食起居注重平衡,循序渐进地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逐步过渡到夏季的旺盛状态。

起居作息。“与日同行”,22点前入睡,早上 6 点左右起床,顺应肝经排毒时段,避免伤肝血,借助初升阳气激发体内生机。遵循“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原则,白天困倦时,可在午时小睡15~30 分钟。注意 “春捂”,穿衣分层,重点保护腰腹部与下肢,随身携带开衫应对温差。

运动养生。可选择太极、八段锦等柔缓功法,或踏青、放风筝、瑜伽拉伸等舒展筋骨,缓解春困,避免剧烈运动。

情志调节。保持愉悦,春季肝气易郁结,可通过听轻快音乐、赏花踏青、与亲友交流等方式,避免生闷气。

日常养生。晨起喝一杯温水助力排毒与代谢;用木梳从前额向后梳头皮百下,刺激头部经络醒脑提神;睡前用 40℃左右温水泡脚 15 分钟,加艾叶或生姜可驱寒助眠。

问:春季如何祛湿养生?

答:通过饮食、外治、起居的综合调理,可达“正气存内,湿不可干”的养生效果。春季饮食清淡为主,避免油炸和油腻,多食用山药、红枣、小米、南瓜等甘味食物,少食柠檬、山楂等酸性食物;可酌情加生姜、陈皮等辛温食材助阳化湿;避免冰饮、寒凉瓜果,防止脾胃受寒。家常可烹制薏米冬瓜盅、四神排骨汤等,补脾虚又祛湿浊。日常可艾灸阴陵泉,或用艾叶、苍术煮水泡脚,有助于健脾祛湿。

问:春季养肝有哪些小妙招?

答:春季是养肝护肝黄金期,中医认为应顺应肝气升发之势,通过穴位按摩与调整生活习惯来疏解郁滞、调和气血。

按摩核心穴位。太冲穴:位于足背第 1、2 跖骨结合部前方,晨起用拇指垂直按压 3 分钟,配合深呼吸,可疏通肝气、缓解头痛失眠。肝俞穴:在背部第9胸椎旁开两横指,贴墙轻撞或艾灸10分钟,能调理肝郁肋痛。期门穴:乳头直下两肋间隙处,顺时针轻揉 3 分钟,可缓解胸闷、消化不良。

搭配辅助穴位。膻中穴:两乳中点,轻拍至发热,能宽胸理气、舒缓情绪。足三里穴:小腿外侧,每日按压 5 分钟,可健脾益肾,间接助肝疏泄。三阴交穴:内踝上三寸,每日按压 5 分钟,可健脾益肾,间接助肝疏泄。按摩力度适中,以酸胀为度,晨起或睡前操作最佳,避开饭后时段。

晨起按揉太冲穴后沿大腿内侧轻敲肝经 5 遍,再搓热手掌摩腹 50 圈。睡前艾灸肝俞穴并推按小腿内侧肝经,助眠护肝。工作间隙可点按行间穴,午休时按压三阴交穴。若长期出现肋痛、失眠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结合中药或针灸综合调理。

问:中医如何进行减肥?

答:中医认为肥胖与脾虚、痰湿、肝郁、湿热等病理因素相关,需先辨识体质类型,通过平衡脏腑功能、祛湿化痰、疏通气机实现健康减重,同时结合体质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饮食需遵循“温养脾胃、清淡化浊”原则,三餐定时七分饱,多食冬瓜海带汤、红豆薏米粥等健脾利湿的膳食,避免生冷甜腻。可使用中药方剂内调如防己黄芪汤补气利水,通过按压穴位进行经络调理,另外可每日练习“八段锦”等促进水液代谢,改善痰湿体质。

中医减肥强调循序渐进,每周减重0.5~1kg为宜,可根据每月舌脉变化调整方案。通过调和阴阳、固本培元,在减重的同时改善疲劳、便秘等亚健康状态,实现身心平衡的长效健康管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