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编者按: 药物减肥警惕副作用和反弹风险 解锁春分养生减肥密码 吃动两平衡 健康一辈子 春分时令话睡眠 流感预防不松懈 蚊虫防控正当时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药物减肥警惕副作用和反弹风险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陈宏

问:二甲双胍、司美格鲁肽等药物适合减肥吗?

答:二甲双胍和司美格鲁肽都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二甲双胍是通过激活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AMPK)信号系统,抑制肝糖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敏感性等代谢调节作用来降糖,根据临床研究数据,达不到减重药物基本要求,不能成为减重药物。司美格鲁肽是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可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胰高糖素释放,还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增强饱腹感、抑制食欲,促进脂肪产热、延缓胃排空,既能降糖又能减重。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能有效减重达15%~20%以上,已被欧美及我国药监部门批准为减重药物。

问:使用减肥药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减重药物仅 5 种,除奥利司他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均为 GLP-1类处方药,需由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才能合法使用。市面上和互联网存在许多“减肥神药”广告,但大多成分不明,未获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缺乏疗效和安全性保障,需谨慎防范,避免身体和物质受损。

每种药物都有适应证、禁忌症和副作用,并非适用于所有肥胖人群。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可能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胃肠功能不好的肥胖者不宜使用。此外,所有减重方法都存在反弹困境,肥胖患者用药初期体重减轻后常出现体重反弹。

要正确认识药物只是一种工具,旨在改善体重导致的代谢紊乱,生活方式干预才是减重治疗的基石。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需建立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才能产生良好效果,自律的生活方式才是基本的减重方法。

问:超重肥胖人群可从医疗机构获取哪些服务?

答:肥胖是一种以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功能分布异常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严重损害胖友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缩短预期寿命,必须纳入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严格科学管理。

肥胖是果,治果需索因。医疗机构可为患者鉴别肥胖病因,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肥胖。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部分遗传疾病等继发性肥胖,单纯靠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需借助专业治疗手段。

其次,肥胖也是 200 余种并发症的病因,涵盖众多慢性病,防治肥胖即防治慢病。肥胖的诊断和治疗复杂,涉及多学科。医疗机构通过评估体重指数(BMI)、腰臂比、体脂率,内脏脂肪及代谢指标(如血糖、血脂、血压)等多种指标,结合生活习惯分析,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手术、中医药、菌群微生态治疗等,并定期监测体重、内脏脂肪、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胰岛素等相关指标,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实现全程一体化管理及全生命周期代谢健康维护。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