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老年病“年轻化” 警惕腰椎间盘突出 癌症预防 “利器” 巧用维生素 D 守护“睛”彩童年  防控儿童近视 会呼吸的痛 认识阑尾炎 春分若失守  四季健康忧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春分若失守 四季健康忧

广东省生殖医院 陈虹

“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的“分”字有讲究:在春分节气这一天,白天和黑夜一样长,这是“分”昼夜。春分把春季九十天分为两半,这是“分”寒暑。春天正好过去一半,是春气最盛的时候。

春气为生发之气,在人体为肝气,所以春分时也是人体肝气最盛的时候,肝主疏泄,喜舒畅而恶抑郁,肝气需要舒发,不能压抑。压抑会使肝气郁结,使人感觉烦躁、忧虑、情绪波动,引发头痛、腹胀、失眠、肥胖、高血脂等多种问题,女性朋友还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肝气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的。当情绪压抑的时候,肝气就会压抑。情绪得到疏导,肝气就能舒发了。广东生殖医院中医科中医师陈虹为大家带来舒发肝气小妙招。

运动舒缓

中医认为,春分养生,重在“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适当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春困”。但春天晨练不宜过早,避免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感冒,可以等太阳出来后再外出锻炼。春分讲究身心“舒缓”,可选择太极拳、放风筝、登山、踏青等节奏缓和的运动,亲近大自然。以身体不出汗或微微出汗为佳,避免大汗淋漓之后感染风寒。

防寒保暖

春分时期,“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此时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黄帝内经》中有云:“行则血归于心,卧则血归于肝”,中医认为肝藏血,人体在躺卧时血液将回流到肝脏。所以,早睡不仅是休息,也是在养肝。春季虽然回暖,但天气忽冷忽热,气温波动大。要格外重视对头、脚、颈、手这些部位的保暖,“捂”到自身感觉温暖,但不出汗为宜。尤其是脚,寒从脚起,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所以春季穿衣要注意“上薄下厚”,做好胸部以下部位的保暖工作。

养生有方

春分灸。春分前后,容易出现春困的现象,施行助阳祛寒的“春分灸”,可有效缓解春困症状。在进行“春分灸”时,应注意补益和升发都不宜太过,灸疗时间要适当缩短,可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和太冲穴,益气柔肝暖胃。

解郁茶。准备玫瑰6朵、佛手5g、陈皮5g、红枣3颗、枸杞4g,泡水代茶饮,具有疏肝解郁之效。

栏目:节气话养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