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护夕阳
广州全力推进老年痴呆防治工作
广州讯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痴呆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2024年以来,广州市着力构建涵盖预防、筛查、诊疗、康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开展一系列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
广州市高度重视老年痴呆防治工作的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领、能力提升和国际交流,不断完善工作组织架构。2024年2月,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广州市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明确组建防治联盟、加强科普宣教、开展认知功能筛查等多项工作任务,全面部署防治工作。各区分别遴选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首批老年痴呆高危人群管理试点单位,重点开展高危人群管理。6月,广州市老年痴呆防治联盟正式成立,目前已有95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入。
为提升基层专业服务能力,广州市举办两期老年痴呆防治培训班,500余名相关人员接受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疾病防治、筛查工具应用等多方面知识。11月,“2024年国际认知障碍学术会议”在广州举办,这是世界认知障碍理事会(WDC)首次在亚洲举办的高规格学术会议,众多国际顶尖专家参会,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前沿课题展开研讨,为广州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开拓了新路径。
技术创新是提升老年痴呆防治水平的关键。广州市聚焦数字赋能,自主研发“惠记忆”微信小程序,依托“穗好办”移动端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痴呆风险评估。2024年,在全市11个区的118家社区卫生机构对近14万人完成初筛,发现高危人群1.09万余人,筛查出疑似痴呆患者1253人,实现早期预警和干预。此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联合多家主要联盟成员单位深入试点单位开展实地指导,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广州市还创新推出整合干预新模式,联合社工组织和专业院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科普宣传、运动疗法、益智游戏、音乐治疗、数字化认知训练等多元化非药物干预服务,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
宣传教育是提高老年痴呆防治意识的重要手段。广州市通过创新宣传载体、深化宣传内容和拓展宣传渠道,全方位提升科普覆盖度。制作的系列科普视频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广泛传播,实现科普教育“指尖传播”。同时,向试点基层医疗机构投放宣传海报、手册等多样化宣传物料,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结合“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开展40余场义诊咨询活动和10余场科普讲座,营造浓厚的防治氛围。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该市将继续深化老年痴呆防治工作,做深做实防治联盟建设,发挥其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优化数字化老年认知功能筛查工具,推动防治工作提质增效;扩大认知障碍筛查范围,总结经验,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防治服务模式,为破解老年痴呆这一世界性难题贡献“广州智慧”和“广州方案”。
(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