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印发“体重管理年”实施方案
综合讯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进一步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有效遏制超重和肥胖上升趋势。《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2026年底,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及肥胖症诊疗服务的覆盖率分别不低于50%、80%。
广东约四成成年人超重或者肥胖
调查显示,我省约四成成年人超重或者肥胖,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方案》明确,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建立完善有助于促进体重管理的支持性环境,增强专业技术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居民体重管理意识和相关技能,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
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底、2026年底,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及肥胖症诊疗服务的覆盖率分别不低于50%、80%。到2027年底,居民体重管理知识知晓率较基线水平上升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1%,每万人营养指导员不低于0.6名。
为此,广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推进“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包括加强科普宣教,提升公众体重管理意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提升体重管理效能;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加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
精准服务各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
《方案》明确,面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供精准化体重管理。
对于孕产妇,加强孕产妇体重管理、营养评价和身体活动指导,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指导育龄妇女合理膳食与科学运动,推动孕产妇营养门诊建设等。
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指导各地扎实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按照规范免费为全省城乡0~6岁儿童提供相应健康服务等。
对于学生,培养儿童青少年形成动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树立健康体重观念;帮助超重肥胖学生做到“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即减少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增强减肥信心,以及调整饮食结构、测量体重、测量腰围。
对于职业人群,鼓励定期组织职工体检,倡导职工组建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瑜伽队等业余团队,制定健身激励机制,丰富职工体育健身活动,提高职工的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
对于老年人,引导社区老年人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各种老年健身团体,协助开展各类健身活动;指导老年人选择适口餐食、坚持适当运动、维持适宜体重,定期测量老年人体重、身高、腰围和基本运动功能等指标。
此外,《方案》明确,强化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服务作用。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整合相关专业资源,提供肥胖症诊疗和管理服务,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中医药特色减肥门诊。
(朱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