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保健降“三高”
“三高”是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它已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大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缺乏锻炼、过营养化及其他因素,肥胖人群越来越多,“三高”人群也呈现增加和年轻化趋势。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不少人会选择进补养生以迎接寒冷的冬季。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健康过冬,让“三高”不再“节节高”。
调节体质
三高人群基本上是偏颇体质。如痰湿体质好发高血脂,阴虚体质好发糖尿病,血瘀体质好发高血压等。“三高”并不是独立的病证,而是脏腑阴阳失衡、经络气血不调等机体内部因素与风、痰、瘀等病邪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病理表现。
痰湿体质:形体大多肥胖,身重容易疲倦。可选择散步、慢跑、各种球类运动,加强机体物质代谢作用,以助健脾行气,祛除体内痰浊。
阴虚体质:形体大多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少眠。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等动静结合的运动,运动不宜过激,着重调养肝肾功能。
血瘀体质:常表现为形体偏瘦,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有瘀斑,易伴疼痛。可选择舞蹈、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运动,有益心脏血脉活动,以助气血运行。
调节饮食
“三高”患者应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适当节制,减轻胰腺负担。要以清淡、低脂低糖、低蛋白的食物为主,尽量减少甜食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痰湿体质:戒除肥甘厚味,戒酒,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宜食用扁豆、赤小豆、薏苡仁、黑豆、鱼肉、羊肉、牛肉、鸡肉、白萝卜、冬瓜、绿豆芽、芹菜、山楂、杨梅、橄榄等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每餐用餐时间保持20~30分钟。
阴虚体质:不宜食温燥、辛辣之品,宜食用甘凉滋润之品,如沙参、玉竹、百合、芹菜、菠菜、冬瓜、莲藕、白萝卜、猪瘦肉、猪蹄、鸭肉、牡蛎、梨、葡萄、甘蔗、枇杷、椰子、桑葚等。建议以蒸、煮、灼、炖等方式烹调食物,能较好地保存食材的水分和营养,尽量少用煎、炸、烤的烹调方式,以免增加食物的燥热之性。
血瘀体质:不宜食收涩、寒凉、冰冻食物,宜选具有温散化瘀、调畅气机作用的食材,如黑豆、黄豆、山楂、黑木耳、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木瓜、玫瑰花、红糖、黄酒、葡萄酒等。
调养精神
睡眠不足会引起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高,增加心脏病的发生风险。适当午睡有利于健康,宜在午餐后15~30分钟,切勿坐着或伏案打盹。午睡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
“三高”患者要学会自我调控心境,培养兴趣爱好,结交良师益友。良好的心态能使内脏器官活动及新陈代谢处于最佳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秋冬多发病,防止旧病复发。
痰湿体质:易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多痰、浮肿、睡时鼾声如雷。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宜过急或暴怒,多晒太阳,禀天之阳气,多食温性食物,禀地之阳气,使痰湿、水湿得阳气而温化。嗜睡者应逐渐减少睡眠时间,多进行户外活动,让日光活跃身体机能。
阴虚体质:情绪浮躁,易被激惹。平时应注意调节情绪,遇事宜冷静。日常生活中可多听曲调柔和舒缓的音乐,也可以培养书法、绘画、弹琴等兴趣爱好,去除心中杂念和躁动,使人心宁神定。空闲时间可多到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地方散步、赏玩,亦能使心情愉悦舒畅,气定神闲。
血瘀体质:易心烦、急躁、健忘,也可表现为忧郁、苦闷、多疑,同气郁状态相似,均可导致孤独的不良心态。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培养乐观的情绪和兴趣爱好,结交性格开朗的朋友。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于改善血瘀体质。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瘀血倾向。
定期体检
“三高”患者应养成定期体检和测量血脂、血糖、血压的良好习惯,谨防中风,坚持服药,保持血脂、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之内。定期健康体检不仅能准确地检查出是否患有“三高”,还能对身体其他疾病进行筛查,一经发现及时遏制,降低疾病风险,对“三高”的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
栏目: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