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专题 重温“我和我的祖国”广东医生故事 张忠德:祖国医学大有可为 罗征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心”征途 陈耀真:让眼疾患者的黑暗世界有了希望 骆抗先:有一个梦想“没有乙肝的未来” 马骏:做好鼻咽癌科研 郑仁才:用拐杖丈量行医路

当前版:第3版:专题
PDF原版下载
专题
03

骆抗先:有一个梦想“没有乙肝的未来”

我是阳山县阳城镇范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韩志军。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屡见不鲜,当骆抗先教授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很高兴,因为当时村里乙肝感染的情况很多。

有的老人家觉得去医院不吉利,一听说要抽血,情绪可大了。怎么办?骆老就和我们一起到农户家、田地里和村民拉家常,帮帮手,跟他们混熟了再耐心解释乙肝怎么传、防、治,让大家早检查、早治疗。在骆老的帮助下,当时范村的目标人群筛查率已达到70%。

我是骆抗先教授的助理柳海,下乡期间我一直陪伴在骆老身边。从事乙肝防治工作70年了,他有一个大目标,就是力争在5年之内,拿出一个可以复制推广的乙肝筛查防治模式,用来消除广东省乙肝防治盲区,最终实现世卫组织提出的在2030年以前消灭乙肝的目标。

骆老从来都是说到做到。为了让村民配合做免费的乙肝筛查防治工作,哪怕那时他已快90岁了,依然带着我们起早摸黑,挨家挨户发宣传单、做解释,走遍了范村的19个自然村。每当我们请他停下来歇一歇时,他就会说:“我的时间不多了,希望老天再给我5年,我就有机会兑现对患者的承诺。”

我是骆抗先教授的学生杨均城。记得有一次骆老感冒了,烧得挺厉害。我们都说:“骆老,这次你就别去了。”可他坚定且严厉地讲:“不行,我跟病人都约好了,他们还在等着我呢……”很多患者看到骆老这么大年纪还奔波三四个小时来给他们看病很感动、很感谢,可他们不知道,那天骆老是发着烧,带病工作。

还有个阳山的年轻小伙子,酗酒成性,查出乙肝后不肯戒酒。骆老不放心,连着几天上门劝说,最终小伙子被骆老的真诚打动并答应接受治疗。现在我们建立了粤北粤东粤西3个试点,从不接受筛查到主动接受治疗,一套经济又快捷的乙肝筛查防治方法已经成形。

我是骆抗先教授的同事何海棠。2006年的时候,为了帮到更多的患者,75岁的骆老要上网!可网络对于他来说要从零开始,他开通了新浪博客,专门讲乙肝的事儿。到了2014年,他已写下了上百万字,而这个博客的访问量也接近1000万。可只有我知道,他为了写这个博客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了,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80多岁的老人贴着电脑屏幕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每篇文章都琢磨好几遍才发表,我说:“这是您钻研了大半辈子的专业呀”,他说:“要把我们的专业让老百姓看得明白,不能有一丁点错误,误导了患者。”

我是骆抗先教授的学生,南方医院感染内科的刘志华。他是我医学路上的领路人,更是我人生的导师。成立“骆抗先工作室”短短6年,他带领团队打造出一个可复制推广的乙肝筛查防治模式,为我国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在2030年以前消除乙肝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我出国留学前,他语重心长地叮嘱我,要努力工作,好好向别人学习,珍惜留学生活,也要注意身体。挥手道别时,我无意间回头看到他一直在门后目送我,眼神里充满期盼和鼓励。

我知道骆老内心有一个梦想——“没有乙肝的未来”。他说他亲眼看见了乙肝病毒给国家和百姓造成的灾难,他要用毕生精力从事乙肝防治事业,摘掉祖国“乙肝大国”的帽子。如今,他培养的学生已经成为乙肝防治领域的主力军。我想对他说:“老师,我们会继续跟随您的脚步,将‘没有乙肝的未来’从梦想变为现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