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当好医学人文建设“探路者” 将居民健康幸福感“提上来” 二胎妈妈深夜家中急产 120调度员远程指导家属顺利接生 解码食管癌治疗 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当前版:第2版:新闻
PDF原版下载
新闻
02

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推动公共卫生资源扩容下沉

将居民健康幸福感“提上来”

邓伟荣

▲红山街组织开展幸福颐养活动

近年来,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公共卫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红山街公卫委”)聚焦“群众服务好”,关注困境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公共卫生资源扩容下沉,通过探索优化医养结合特色养老服务,普及急救设备和急救知识,保障居民就近享有优质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升居民的健康幸福感。

●兜牢困境群体健康防线

“医疗、临时救助最大程度地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有效地治疗了我的病。”在册困难群众罗女士在给红山街公卫委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她患有三级肢体残疾、脑梗死后遗症,无法工作,生活困难。红山街公卫委工作人员充分评估其情况后,按照有关政策,协助她叠加申请了医疗救助、支出型临时救助,大大减轻她的自费负担,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同样受益的还有空巢老人林女士。关注到林女士因丧偶而时常感到失落、孤独的心理需求,社区公卫委联合社工站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优势,采取定期探访、心理疏导等方式,给予其情绪支持,成功帮助林女士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不止于此,公卫委联合社工站将公共卫生服务触角延伸至更多兜底人群,链接医疗急救包开展健康徒步活动,为困境群体实现507个微心愿,包括健康监测、卫生清洁、运动健身、心理减压等方面。

●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

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是红山街公卫委推动公共卫生资源扩容下沉的又一举措。2023年以来,红山街公卫委在火电社区、远航钢社区、航专社区、广冶菠船社区、文船社区各配备4块LED显示屏,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宣传智能化建设,满足居民对疾病防治、急救科普等健康知识的信息需求。

同时,红山街公卫委在各社区设置了“健康角”,实现体重秤、血压计等自助健康监测设备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备全覆盖,方便居民日常进行健康自测和应急救护使用。为打通“急救最后一公里”,红山街公卫委多次协调开展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操作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援水平和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擦亮“到红山养老去”品牌

今年5月,红山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被评选为广州市“十大”引领性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之一。这离不开街道公卫委对医养结合特色养老服务模式的不断探索和优化。

颐康中心依托社区医院专业的医疗资源和医护团队,立足老年人需求,提供医养康护送服务,构建“9073”全生命周期养老服务体系。为90%身体状况比较好的居家养老长者提供医、养、康全方位照料;7%的长者可享受健康监测、健康讲座等服务;3%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可入住颐康中心,通过机构养老予以保障。

颐康中心通过优化场地布局,调整楼层功能分区,将中心总面积扩大到2253平方米,7楼为养老照料中心,设置全托养老护理区;1至6楼为社区医院,设置全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门诊服务和24小时急诊,开通长者医疗绿色转诊通道,形成“上养下医”的垂直医养服务模式。

(作者单位:黄埔区卫生健康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