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要闻 中山中医药发展“强动力”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海报 珠海举办首届“健康科普达人”赛 图说 抗菌药集采需全流程科学化管理 75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加强粤港交流 共促健康发展 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 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

当前版:第1版:要闻
PDF原版下载
要闻
01

以创新为抓手

中山中医药发展“强动力”

曹水和

中山讯 近日,第九期中医药健康夜市在中山市西区街道棕榈彩虹香港街如约而至,名中医专家义诊、传统中医疗法体验、新中式中药烤奶茶等摊位准时上线。缕缕“草药香”融入城市夜市“烟火气”,吸引一拨又一拨市民前往打卡,开启周末健康漫游模式。

据介绍,中山率先启动广东首个中医药健康夜市,打造中医药宣传体验场景,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平均每场活动吸引2000人参与,相关内容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有关报道点击阅读量逾1200万。

创新,成为中山增强中医药发展动力的重要抓手。2023年以来,该市围绕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整体部署,把握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机遇,守正创新,推进全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多元投入管理 实施“6+10”试点路径

中医药事业发展,离不开体系创新。中山力争建设以中医药服务为主体、产业和文化为两翼的发展体系。创新三医联动及多元投入管理模式,实施“6+10”的试点路径,即围绕构建技术传承、人才发展、服务模式、管理体系、产业发展、文化传播6个创新高地,稳步推进中医药经验技术传承、中医药科研产出、中医药人才队伍、治未病特色模式、诊疗服务能力、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智慧中医药服务平台、中医医保支付模式、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合作以及中医药文化10个重点建设项目。

推动中医科研创新,整合粤港澳三地高校和企业资源,建设中医方药转化创新医学研究平台。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科技产业园、中医药研究院、广中医一附院中山医院。汇集全市近30家中药企业资源,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装备研发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全市各级医院中医药科研立项占比同比增长6%。

实施登峰、精英、强基等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国家中医住培示范基地、中医临床医学院,打造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全市有省名中医10人,挂牌成立市杏林学院,开展“千名医师西学中”,东南西北四大区域至少遴选1家医院承接培训任务,学员学费由财政全额支持,超过1500名学员参与;启动中医类别医师扩增行动,2023年同比扩增超400人;创新开展基层中医康复人才引育项目,首批培训182人,在市康复医院脱产培育的近30名中医康复人才获8家基层医疗机构聘用,助力缓解基层中医药人才不足问题。

在医保支付方面,结合中医强调辨证论治的个性化治疗特点和医保结算标准一致的规范化要求,优先筛选中医骨科、中医康复科等中医技术突出专科领域,制定中医优势病种执行规范。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医特色治疗病种、中医基层病种、西医为主增加中医服务病种等按分值结算的中医医保支付方式,目前开展按病种付费的中医优势病种数量已达221种。每个病种平均比以往多获得57%的医保基金支付,同一疾病中医治疗费用比西医降低31%,个人负担降低25%,构建“多元化、系统性”中医支付方式体系,降低患者看医负担。

深耕内涵 提升群众“获得感”

2023年以来,中山新增中医类省级重点专科1个、特色专科3个,累计建成中医类国家级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24个;引进王琦院士、岐黄学者许能贵等一批高水平团队;累计挖掘、整理89种疗效突出的特色中医技术,形成107种中药院内制剂。

以中风病、胸痹等慢病病种为试点,探索出台病种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技术标准、中医药防治康中心等级评价标准,整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等四方资源,推进机构、社区和居家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衔接,打造中医药“防治康”一体化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建成市级中药配剂中心,为全市群众调配、煎煮、免费配送中药超400万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智慧中药房服务,在东区、石岐等6个镇街医疗机构试用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围绕“市—区域—镇街—社区”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垂直建设、均衡布局,形成居民就近服务圈。在小榄、坦洲、沙溪等中心镇设立区域中医医院,各镇街医院100%设立中医临床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100%升级。组建5个紧密型中医医联体,龙头中医院、镇街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推动沙溪隆都医院、坦洲人民医院转型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港口医院建设中医骨科特色医院,“一院一品”发展特色中医药服务。2023年中医机构、医师、诊疗量同比分别增长37.6%、24.6%、48.5%。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全省“港澳药械通”首批试点医院,目前引进药品12个、器械3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中医阁提质升级入选今年中山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100%能开展8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医诊疗量占比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基层中医诊疗量占比提升至36%。

在大湾区中医药合作方面,中山举办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山)中医药论坛等高规格大会。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每年服务港澳患者超8000人,今年成为香港新增“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的7家大湾区医疗机构之一;与香港综合肿瘤中心合作,为粤港两地患者提供跨境医疗无缝衔接服务。

(曹水和)

栏目: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