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可“布”知的健康隐忧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又称“波状热”,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
三种传播途径 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的羊、牛、猪是主要传染源,其次是鹿、犬、啮齿动物等。传染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和呼吸道传播。
接触传播:主要通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带菌动物的组织(如胎盘或流产物等)、血液、尿液或乳汁等感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的环境及物品感染。
消化道传播:食用含菌的生奶、水及未加工熟的肉制品等食物感染。
呼吸道传播:可通过吸入病菌污染环境中的气溶胶感染。
人群对布病普遍易感。农牧民、兽医、皮毛加工及屠宰工的感染风险比一般人群高。潜伏期一般为1~4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临床表现为: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肌肉和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为急性期,3~6个月为亚急性期,超过6个月为慢性期。
易出现并发症 早治疗降风险
布病早期如未得到规范有效治疗,则会出现并发症。
骨关节:脊柱炎(多为胸椎和腰椎)最为常见,还可表现为外周关节炎(通常累及膝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和骶髂关节炎。
泌尿生殖系统:表现为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肾小球肾炎、肾脓肿等。
呼吸系统:可见肺炎、胸腔积液。
神经系统:表现为脑脊髓膜炎、颅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舞蹈症等,也可引起脑脓肿。
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内膜炎、血管炎、心肌炎等。
皮肤:包括斑疹、丘疹、结节性红斑、皮肤溃疡、紫癜、肉芽肿性血管炎及局部脓肿形成。
其中,脑脊髓膜炎和心内膜炎是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选择正规医院,详细告知医生症状及接触史;配合检查,接受医生安排的各项检查以确诊;治疗与休息,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充分休息,保持营养;定期复查,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一般预后良好 谨记预防措施
布病不易引起死亡,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得当,一般预后良好。个别患者未经治疗也可以治愈,但也有些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导致反复发作,迁延数年,甚至终生不愈,严重影响劳动能力。
预防布病,职业人群要特别注意,普通人群也不应忽视。
职业人群(农牧民、兽医、挤奶、配种、屠宰工等人员)应人畜分开居住,禁止家畜进入生活区;不用人用餐具喂养家畜,不和牛犊和羊羔玩耍;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好乳胶手套、口罩、帽子;工作结束后必须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工作场地要及时清扫、消毒,对使用的防护装备也要进行消毒;工作场所如有定向气流,工作人员应选择在上风向工作;定期消毒工作场所,尤其是处理流产物和死胎后的场所;禁止赤手接产及直接接触流产胎儿等;皮肤如有刮伤,破损,要及时消毒、包扎。
普通人群应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食用不清洁的食物,饭前洗手,不饮生水;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切生肉的刀具、案板,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他餐具;不食用病死家畜肉、不饮用未经加热煮沸的生鲜奶、不食用生肉,不购买、食用现挤的牛羊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