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点亮“心”希望
▲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人工心脏为生命续航
广州讯 心力衰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胸闷,气促,无力,水肿,咯血,卧床、生活失去自理能力……59岁的陈先生在心力衰竭的折磨下,度过了暗无天日、奄奄一息的几个月后,近日终于“重获新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心脏外科团队为他植入了一枚人工心脏,为他点亮了生命的“心”希望。
遭遇“心脏病里的癌症”
原本健康的陈先生突然出现了气促、胸闷、下肢水肿等症状,看着病情不断加重,陈先生随即到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后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尽管采取了干预措施,但药物等治疗方法渐渐失去了疗效,陈先生的疾病最终演变为终末期心衰,反复住院治疗,却依旧无法阻止病情的恶化。“不能动,也没有力气动。”陈先生回忆说,最严重的几个月,他只能整日卧床,大小便都无法自理,无法正常进食,整个人消瘦到皮包骨,“连翻身、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又被称为‘心脏病里的癌症’,其心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广医一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谢少波教授介绍,一般来说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挽救他生命的解决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做心脏移植,另一个是植入人工心脏。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工心脏除了暂时替代心脏功能,让心脏得到休息争取到等待心脏移植的时间外,也可以作为“终点治疗”的方案,植入人体后永久使用,为扩张型心肌病等各类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开辟了治疗新途径。
根据检查结果,陈先生的心脏功能已经非常差,心脏扩大到正常的两到三倍,属于终末期心衰,而且病情进展迅速,预期寿命很短。家属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作出决定,接受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近日,医疗团队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心脏植入顺利完成。人工心脏植入陈先生体内并连线开机工作,迅速迸发出强劲动力。随着人工心脏在患者体内良好运行,体外循环机也顺利停机撤除,陈先生生命体征平稳。
目前,陈先生已经康复出院,他表示:“现在心不慌了,说话、走路也有力气了,终于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人工心脏给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此次使用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植入式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且已纳入广东省医保,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6400多万名心衰患者,中国心衰患者突破1000万,其中终末期心衰患者约100万。规范化的抗心衰药物治疗对终末期心衰效果不佳,再住院率高达47%,而心脏移植供心有限,全国每年接受心脏移植术的患者仅有600~700例。
最初人工心脏的研发是用来短暂代替心脏,为需要心脏移植的患者争取到一定的生存时间。对于部分心衰患者,植入人工心脏可以辅助心脏功能,让心脏得到休息,待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再将人工心脏撤除。而随着设备、技术的进步和人工心脏质量的提高,部分患者可以一辈子使用人工心脏,尤其是对心脏功能不可恢复、不适合或者等不到心脏移植的患者,也能携带人工心脏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人工心脏植入之后,患者恢复体力之后,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运动。谢少波表示:“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将给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韩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