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毫火针疗法的传承与发展
▲刘恩明毫火针实践带教
刘氏毫火针疗法是以“针”行灸,以“内灸”为本质的特色中医微创外治疗法,具有扶正祛邪,回阳救逆的功效。可止痛、止痒、止麻、止挛、止泻、止咳定喘、泻火解毒、除腐生肌、排脓敛疮、除节散结,临床适用于内、外、妇、儿、神经、骨伤、风湿、五官、男科、皮肤美容等各科疾病,在因岭南潮湿温热引发的风湿痹痛、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子宫腺肌症等疑难病症方面,均能取得显著疗效。
毫火针的起源
刘氏毫火针疗法始创于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刘志清。刘志清(1885~1986)享年101岁,河北省固安县人,自幼精通武术医学,祖传古老的烧针(即火针)技术,常用烧针技术为乡邻治病。经多年实践,提出“火针贵于针细而刺深”的学术思想,自制纤细火针针具应用于临床,刺穴深度较之传统的火针要更深,使热量直达病所,屡获奇效。
“火针甚难……切忌太深,深则反伤经络,不可太浅,浅则治病无功,但消息取中也。”这是《针灸聚英》<明·高武>里的记述。传统的火针针具较粗,创伤较大,不能深刺,制约了火针的临床应用。刘志清则另辟蹊径,以纤细火针针具深刺穴位治病,取“细针”不仅解决了因针具粗大深刺“反伤经络”的难题,还予以“深刺”克服了浅刺“治疗无功”的弊端。
扬长避短,纤细火针针具深刺穴位治病,在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也奠定了毫火针的基本学术思想和毫火针针具的雏形,并于60年代正式定名为“毫火针”,初期流传于北方的河北、东北一带。
毫火针的传承
刘氏毫火针疗法的第二代传承人是刘志清之子刘恩明。刘恩明现年80岁,自幼跟随其父学习毫火针,不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毫火针的学术思想,确立了毫火针完整的理论体系,还选定特质不锈钢-白钢(HSS)为材质,研制并定型了现代毫火针针具,申请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1120307733.1)。
近20多年来,刘恩明将刘氏毫火针疗法带到岭南,在港澳、中山、深圳一带定居并行医治病,带徒授艺。现任中山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的白伟杰,199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于20年前起追随刘恩明学习毫火针技术,并在中山本地及周边市区积极推广普及毫火针。
2013年毫火针疗法成功申报并正式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中医医疗技术,归属中医微创技术类别,至此毫火针从民间技术正式成为国家中医医疗技术,在毫火针的传承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白伟杰也被确认为刘氏毫火针疗法的第三代传承人。
毫火针的发展
作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刘氏毫火针疗法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巧,已形成“独创针具、细针深刺、因症寻穴、施针聚神、动态评估、疏针精穴、精准刺灸”等独特学术思想和治疗精粹。
为了进一步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刘氏毫火针疗法。2023年9月由刘恩明、白伟杰为主执笔起草的《毫火针技术操作规范》(SCM-C 0059-2023)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中英文形式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刘氏毫火针疗法正式成为世界中医外治技术的安全操作标准,凸显出该疗法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
此外,中山市中医院作为非遗刘氏毫火针项目保护单位,以中山市中医药研究院毫火针传承工作室为平台,通过开设毫火针特色门诊,在国家、省、市级学术平台举办培训班,建设刘氏毫火针疗法非遗传承实践基地(贵州六盘水中医院、潮州市潮安区中医医院、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和中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山市中医院国家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开设系列培训课程等方式,开展对刘氏毫火针疗法的传承保护、发展创新和推广普及工作。
时至今日,刘氏毫火针技术在各种疾病治疗中开展了应用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数据和经验。其中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3项,中山市科技局立项课题1项,中山市社科规划课题1项,中山市卫生健康局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毫火针技术的治疗水平,也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医院 中山市卫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