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文身危害 莫让青春“刺”痛
近年来,文身呈现“低龄化”现象,未成年人文身不仅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就业与升学。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文身问题。
文身对卫生条件要求高
文身俗称刺青,我国自古有此历史记载,例如大家熟知的典故“岳母刺字”。有人认为,文身是神秘、勇气和魅力的象征,能够体现独特个性。在现代社会,有的人为了彰显个性,或出于猎奇、对偶像崇拜、情感表达等原因跟风文身,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各种刺青文身店应运而生,并由此形成了供货商、培训机构、特许经营等完整的产业链。
文身对卫生条件要求很高。然而,由于准入门槛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法律不完善等原因,文身行业对社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一些小文身店确实存在经营超范围、证照不齐全等情况,尤其部分县城、乡镇的文身工作室从业者技术水平低下、场所卫生条件堪忧。未成年人有时受限于经济条件,更倾向于选择低端场所,这可能会增加他们文身感染的风险。临床上,曾有人因纹刺的材料、器械消毒不严格而患上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未成年人文身危害多
引发皮肤感染。文身属于有创行为,通过用针刺破皮肤后将颜料渗入的方式形成永久色素沉着,产生长期留存的图案,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皮肤发炎,并伴随感染风险。
影响就业升学。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文身除了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之外,也会对其就业、升学造成不良影响。据新闻报道,在广东东莞,一小伙有意进厂打工,可登记时被工厂管理者拦了下来。原因竟是男子身上有文身,工厂规定有文身的求职者一律不接。此外,未成年人文身还会对其日后参军、报考某些特殊岗位等产生影响。例如:《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第十一条规定:面颈部文身,着军队制式体能训练服其他裸露部位长径超过3cm的文身,其他部位长径超过10cm的文身,不合格。此外,未成年人文身后,易被标签化并遭受社会公众负面评价,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创伤,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权、发展权、参与权遭到侵害。
文身不易去除。文身的过程会对人体皮肤细胞、神经细胞造成破坏,文身的色素一般是植入真皮层,不易自行消失。即使后悔文身的人想去除文身,也要面对一个长久的过程。完全清除文身而不留疤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且常用的激光清除方式存在明显痛感,累计需要清除4~5次,每次间隔3个月。面积越大、颜色越丰富的文身,去除难度越大。总体清除周期在1年以上,所需费用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