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近年来,化州市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重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化州成立由化州市人民医院牵头、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慢性病防治中心、2家镇中心卫生院、22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34间公建村卫生站为成员单位的化州市总医院。并在化州市总医院内设立“一办六中心”,进一步完善医共体章程,明确医共体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能定位;先后出台《化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薪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20余项相关文件,逐步实现医共体人财物统一管理。
化州建立起“县级公立医院+县域中心卫生院+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的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市级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带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出中心卫生院,梯次发展”的县域医共体建设新模式。
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化州加强医疗高地建设。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支持帮扶化州市人民医院为契机,做精做强高水平综合医院。制定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基础好、实力强的学科,着力发展县域内需求大的学科,带动全市医疗卫生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全市有2个学科入选省级及以上重点专科,5个入选省级及以上中医特色专科,其中化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入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化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入选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骨伤科入选省级中医重点专科,骨伤科、内分泌科、脑病科、治未病科入选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化州市人民医院获评省县级癌症防治中心,卒中中心被评定为国家级综合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并被推荐参加国家胸痛中心认证。
为增强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化州采取“基本医疗+基本公卫+特色专科”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全面推动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特色专科,提高其竞争力,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的医疗需求。该市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参加创建,95.83%达到基本标准,16.7%达到推荐标准。
化州建强中心卫生院,将平定卫生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合江卫生院)作为县域医疗次中心并成功升级打造为二级综合医院,使中心卫生院发挥承上启下、桥梁纽带的作用。整合县域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印发《关于开展化州市医共体内精准紧密型结对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化州市人民医院、化州市中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建立对口帮扶和轮岗机制,强弱项、补短板,激活基层运行活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筑牢基层服务网
化州坚持医防融合,提速推进健康管理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建设,推进化州市“智慧公卫”“健康积分银行”建设,建立健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打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防治、主动健康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全面组建县、镇、村三级一体化慢病管理体系。深化完善疾病早查早筛和管理路径,探索慢病管理新路径,联合南方医院开展全县域乙肝早查早筛,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开展结直肠癌早筛工作,继续对第一轮10万人筛查出的阳性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实现早发现与早治疗的闭环管理。
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2023年1~11月,24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人次占比为53.97%、床位使用率为85.29%;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化州市人民医院)下转患者4740人次,下转患者数量占比为8.81%;住院次均费用为3590.91元,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异地住院人次从2017年52558人次下降到2022年的37508人次,减少1.5万人次外流。
(作者单位:化州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