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曲江区信息化建设推动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
会“走路”的数据 让群众就医少跑路
▲医共体信息共享平台惠民便民
近年来,韶关市曲江区医共体积极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即医共体共享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建成区级医疗健康数据中心,将医共体内两家公立医院、10家基层分院以及85家村卫生站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优化数据资源共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打造曲江医共体发展新格局。
医共体建设走进“大数据”时代
樟市镇分院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第二团队带着平板电脑和相关辅助检查设备出发了,这次要上门的是群星村委。群星村委常住人口1250人,家庭签约贫困户59户。在信息化平台未开通以前,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每次上门随访都需要带上厚厚的纸质资料,随访完回到卫生院后,再将相关信息录入到电脑系统里,重复工作多了,遗漏信息未登记的概率时有发生。信息化升级后,平板电脑取代了厚重的纸质资料,随访的病人信息能被及时地输入到家庭医生签约平台系统里,减少了漏填错填的概率,随访效率也提高不少。据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第二团队提前2个月完成了2023年的任务。
2019年8月,韶关市曲江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改革试点单位。在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健康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结合韶关地区和曲江地区地理特点,曲江区大胆探索,率先开展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相关经验在全国作典型案例分享。2022年曲江区医共体信息平台上线后,该区搭建医共体系统平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卫生院医疗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一体化数据管理系统,推进医共体内外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发展,曲江区医共体建设开始走进“大数据”时代。
医共体内信息互通共享减轻患者负担
“陈医生,我是大塘过来的,反反复复咳嗽、咳痰、气喘好多年了。上次你在大塘镇中心卫生院义诊时说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但是我在卫生院检查的结果遗漏在了家里。”患者向曲江区医共体总院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建繁说。陈建繁接过患者手里的资料看了看说:“没关系,只要是在曲江区医共体就诊过的患者,我们都可以查到相关记录和检查结果。”陈建繁熟练地进入医院医疗管理系统,输入患者的姓名后,患者在大塘镇分院就诊过的记录以及检查结果等信息一目了然。根据患者之前做的检查及诊断结果,陈建繁很快给出了新的治疗方案。陈建繁表示,自从医共体内信息互联互通后,总院与分院实现了检验检查结果实时查阅及互认共享,患者不用反复奔波、重复检查,不仅节约医疗资源,还减轻患者负担。
这只是曲江区医共体信息共享平台惠民便民的一个缩影。远程会诊让患者就近享受区级专家的诊疗;跨机构检查申请服务让患者可享受在家门口开单缴费和预约,在区级医院检查;分级诊疗系统使医疗资源分布和利用更合理化,实现“小病不出村”的良性就医格局。
曲江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曲江区医共体信息系统将组建医共体健康专网,打通与区卫生健康局、区疾控中心网络,用“大数据”书写新时代信息化建设高质量新篇章。
(作者单位:曲江区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