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要闻 粤成为全国首批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省份 十部门:健全血吸虫病监测预警体系 粤扩大艾滋病监测检测覆盖面 推动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 确保年度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图片新闻 10年与“艾”同行 推动青少年防艾教育走深走实

当前版:第1版:要闻
PDF原版下载
要闻
01

粤扩大艾滋病监测检测覆盖面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现场 侯家辉 摄

本委讯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当天,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越秀区联合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现场宣传活动。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现场活动并致辞。

活动透露,广东艾滋病监测检测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建有115个艾滋病监测哨点及2819个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今年1至10月,艾滋病检测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5%。

艾滋病疫情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粤西地区

据介绍,全省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现住址在广东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8432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1027例,艾滋病病人37405例。2023年1—10月全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514例,其中感染者4946例,病人2568例。

当前,全省艾滋病疫情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粤西地区;二是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异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维持较高水平;三是高年龄组病例占比持续增高;四是感染者和病人中非广东籍比例高。

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近年来,我省首部艾滋病防治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各综合防治示范区积极发挥攻坚作用,广东省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监测检测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建有115个艾滋病监测哨点及2819个艾滋病检测实验室。2023年1—10月,全省艾滋病检测量约20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0.5%。HIV/AIDS随访率为89.6%。

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2023年启动第五轮示范区建设工作,在5个国家级示范区基础上,增设11个省级示范区,将大部分疫情较严重县区纳入示范区建设,全力遏制艾滋病疫情,积极探索新防治模式,示范区攻坚作用进一步发挥。

宣传干预深入开展。创新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基于“查呗”的“线上-线下-线上”城市VCT网络服务模式从广州延伸覆盖至全省7个地市;开展易感染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促进高危人群检测。通过学生同伴教育培训、“魅力讲师”大赛、情景剧大赛等多形式激发学生和教师创造性开展校园防艾宣传;多部门联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推进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家庭”。

治疗关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省共有86个治疗点为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服务,覆盖全省21个地市,提升了服务的可及性。截至今年10月全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到89.4%,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98.2%。同时,通过医防协同推进“一站式”服务建设,缩短确诊-治疗时间,加强病人的随访管理,降低失访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及时性。全省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名单可以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查询。

母婴阻断工作不断提质升级。近5年全省有99%以上住院分娩孕产妇接受艾滋病免费筛查,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18年的2.21%降至2023年10月的1.32%。今年11月,广东省顺利通过国家消除母婴传播评估,广东获评全国第一批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省份。

社会组织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为激发社会组织防治艾滋病工作积极性,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2023年全省共有30个社会组织的52个艾滋病防治项目获得国家或省级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涉及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高危行为干预和病人关怀等领域,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现场设置歌舞表演、情景剧、专家访谈、沙画、中医养生健康互动、主题科普演讲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和主动检测的重要意义,普及防范感染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呼吁社会公众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倡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省、市、区13家医疗卫生机构和协会组织在活动现场设立咨询台,通过义诊、咨询等方式为到场市民提供专业的问题解答和讲解宣传。本次活动还进行了网络直播。

省、市、区三级卫生健康、教育、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共青团、妇联以及红十字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艾滋病防治志愿者、非政府组织和公益性机构人员及居民,约25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

当日,我省各地党委政府以及艾滋病防控相关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社团组织等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线上线下共同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良好氛围。

(粤卫信)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