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眠小窍门
失眠症是指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其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醒后困倦感等。临床上可分为继发性失眠及原发性失眠。所谓继发性失眠,是指由于神经系统性疾病、肺系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源性等原因导致的失眠,临床上一般解决原发因素,失眠症状即可消除。原发性失眠即排他性诊断,其又可分为慢性失眠症(≥3个月及频率≥3次/周)、短期失眠症及其他类型的失眠症。目前治疗手段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音乐疗法及中医中药治疗。
失眠症在中医称为“不寐”,其发病机制关键在于“阳不入阴”。所谓阳不入阴,指的是由于阳气有余(不足)、阴精亏损或者阴阳交会通路受阻从而导致夜间阴阳之气不能交会,阳气不能潜藏内敛。而病位方面,失眠症病位多与心、肝两脏相关,由于心藏神,肝藏魂,心肝失养则心慌心悸,多梦易惊。此外,老年人由于气血虚衰、经脉不畅、五脏失衡,常成为顽固性失眠高发人群。
中医治病讲究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治疗时关注的重点往往不是失眠这单一症状,还会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随症遣方。治疗方面,除了中药内服外,还根据不同的体质以及症候分型采用诸如针灸、推拿、刮痧走罐、耳穴贴压、放血、中医音乐、中药膳食、中药泡脚等疗法。此外,中医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睡前忌服浓茶、咖啡,睡前适当饮用少量牛奶,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均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自我推拿助眠
步骤一: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
1.将双手搓热后双掌覆盖面部约5秒钟,双手拇指螺纹面从两眉心印堂穴开始沿前额部正中线交替推按至前发际线(开天门)。频率约100次/分钟,时长约1分钟。
2.双手拇指螺纹面从印堂穴开始分别沿双侧眼眶上缘推按至双侧太阳穴(眉梢与眼眶连线之间凹陷中),然后揉按双侧太阳穴。频率约60次/分钟,时长约1分钟。
步骤二:拿五筋、叩百会、揉按安眠穴、拿颈椎。
1.五指自然松开屈曲成爪型,从前发际线开始一直沿头顶梳至后发际线,约30次。
2.五指屈曲,指尖并拢,然后轻轻叩击头顶百会穴。
3.双侧拇指揉按耳后安眠穴(位于平耳垂后方约2cm处凹陷中),力度以该穴位有轻度酸麻胀感为宜,约60次。
4.右手手掌屈曲,从后发际线开始一抓一放轻轻放松颈部肌肉。
步骤三:揉按神门穴、照海穴、肾俞穴。
1.以大拇指螺纹面揉按双侧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内侧端,即小指头侧),约60次。
2.以大拇指螺纹面揉按双侧照海穴(位于内踝下凹陷中),以轻度酸麻为度,约60次。
3.最后双手握拳,以拳背高骨上下摩擦、环旋揉按双侧肾俞穴(位于腰部,双手叉腰时大拇指尽头处),约100次;然后双拳变掌,双手搓热后再次置于肾俞穴,约10秒钟。
进行上述操作前,可同时配合温水泡脚。上述动作可于睡前操作,每天1次,可起清利头目、交通心肾之效,适用于各种人群。
中药膳食助眠
1.淮山莲子元肉煲龙骨:鲜淮山、莲子、元肉、龙骨。具有健脾养心安神之效,适用于心脾两虚患者。
2.甘麦大枣汤:甘草、浮小麦、大枣、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郁安神之效,适用于肝气郁结患者。
3.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浓汤煎服。具有温阳补肾之效,适用于肾阳虚患者。
4.栀子豉汤:山栀子、淡豆豉。具有清热除烦之效,适用于心火炽盛患者。
由于中医讲求辨证论治,以上膳食请咨询中医科专科医师后服用。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上述助眠方法均为日常保健使用,如操作后失眠症状仍不能缓解,请及时就医。尤其对于顽固性失眠患者,由于病程较长、药物成瘾性、病因多端等因素,往往需要多种疗法综合治疗。
(医学指导: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 吴艳华 杨健生)
栏目: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