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慢阻肺 预防是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简称,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发展到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时候的总称。慢阻肺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或呼吸困难,喘息、胸闷,以及食欲减退、精神疲倦、乏力等,久而久之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但慢阻肺也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
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如果经常暴露于以下危险因素中,就需要警惕慢阻肺了。
1.烟草暴露
吸烟或二手烟暴露可损害支气管上皮纤毛、影响纤毛运动,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能力、灭菌功能,降低局部抵抗力,还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和增加气道阻力。
2.有害气体及接触粉尘
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化学气体或烟雾,二氧化硅、煤尘、灰尘和部分农作物粉尘等也对支气管有刺激和产生毒性作用,诱发慢阻肺。
3.儿童期感染及哮喘
儿童期频繁或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儿童期哮喘。
4.其它
室内空气污染,如长期暴露于生物质燃料(木材、动物粪便、作物残渣)或煤炭、厨房油烟等环境者;有慢阻肺家族史等。
日常尽量不接触烟雾
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疗的疾病,但不能被彻底治愈,因此要重视预防。
应避免吸烟,重视预防。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小,慢阻肺的发病风险越高。避免吸烟是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需要注意的是,慢阻肺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需要通过肺功能检查发现肺功能病变。
应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是慢阻肺的常见高危因素之一。因此,要注意及时更换炊具、安装换气设备、使用健康烹煮方式等以减少室内油污污染。尽量避免在通风不好的地方使用生物燃料。此外,空气中的烟尘和二氧化硫会使慢阻肺急性发作频率显著增加,应减少到室外车流量大的地方活动。
加强职业保护。粉尘以及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等化学物质均可导致慢肺阻的发生。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防护工作。
有效锻炼。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锻炼,一般选择时间短和低强度的项目,如步行、太极拳、广播操等。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适应气候变化,锻炼耐寒能力,增强呼吸道免疫力。腹式呼吸和缩唇式呼吸训练可以锻炼膈肌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分布,延缓病情进展。
减少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发病和病情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平时要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以预防感冒及呼吸道的反复感染。
避免营养不良。慢阻肺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明显,机体消耗大,呼吸肌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常伴有营养不良,而目前认为营养不良是慢阻肺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因此,要注意适当增强营养,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此外,可根据情况予患者口服止咳化痰的药物,同时也可以经过吸氧治疗改善通气,或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必要时使用无创呼吸机缓解呼吸肌疲劳及减少二氧化碳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