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新闻 润物细无声 普法成效显 化州推进卫生健康综合执法与改革 海珠推进基层综合试验区建设 郁南:自研纠错工具清理档案错漏 蕉岭开展HPV疫苗免费接种 江海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 微新闻

当前版:第2版:新闻
PDF原版下载
新闻
02

海珠推进基层综合试验区建设

羊城首家社区慢病健康管理中心落地海珠

刘梦蝶

广州讯 广州市海珠区常住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21万,是广州市老年人数最多的区域。11月7日,广州首家社区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在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并于同期开展慢病健康管理中心的师资培训。社区慢病健康管理中心落地海珠,是海珠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辖区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的一个尝试。

该中心由海珠区卫生健康局与香港大湾区医疗集团共同筹建,引进香港慢病管理服务流程和标准,结合海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打造适合海珠区居民的慢病管理服务模式。中心启用后,将由香港中文大学的特聘专家提供指导,由大湾区医疗集团的香港医护团队提供培训及带教,以精准化的管理模式,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精细化的岗位分工,采用医护协同、穗港协作、全专科结合的方式,实现慢病管理效能最大化。中心的落地在提升海珠区居民健康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海珠区医护团队的慢病管理经验,培养“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防治复合型全科医学人才,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而优约”。

近年来,海珠区坚持强基层、保健康、补短板、惠民生为工作主线,通过“三位一体”“四维创新”“五项创优”,大力推进海珠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健康海珠建设新模式,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推动海珠卫生健康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三位一体 推动综合试验区建设

一是高位统筹。成立海珠区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二是共建共治。制定《海珠区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细化17个评价内容指标,落实职责分工。三是财政保障。区政府优先安排民生事业财政投入,解决社卫机构基本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增加设备购置等问题,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四维创新 构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公卫委引领基层卫生健康治理。建立区-街-社区三级公共卫生委员会体系,打造特色亮点,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共治共享。二是创新建立区域健康联盟模式。整合辖区三级医院优质资源,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7个区域健康联盟,结合国家基本公卫服务推进社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建立家庭医生连续健康管理服务,初步构建医防融合的创新慢性病管理模式。三是构建智慧化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行“统一规范、统一接口、统一运行”,实现互联互通。四是推动慢病家庭医生全流程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率先与大湾区医疗集团共建社区慢病健康管理中心,试点探索“三高共管”慢病管理新模式。

五项创优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以评促建筑品牌。全区获国家推荐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15间,占比83%,广东省“社区医院”5间,数量和占比均居全省前列。二是加强指导优服务。在海珠区中医医院设置广州市第一个区级医养结合技术指导中心,加强老年康复、护理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是院士工程增能力。海珠区沙园、江海中心作为市居家腹膜透析院士示范项目的基层站点,居民可免费租用设备在家中完成透析,将来有望实现尿毒症患者透析不出街道。四是人才优培树典范。在广州市第四届五星级家庭医生团队评选活动,海珠区三支参赛队伍包揽全市前三名,荣获市级五星级家庭医生团队;在广州市第二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业技能竞赛,海珠区代表团包揽广州市5个组别一等奖、团队一等奖和“羊城工匠”金奖。五是代表基层广宣传。2023年9月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代表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基层有关工作做法。《广州海珠 “签而优约” 做专做优全病程服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扎实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安心“医”靠》分别被《中国卫生》杂志、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基层工作专刊刊登,推广海珠经验。

(刘梦蝶)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